名贤范家驹与范友龙 最新 图1张

    在潮阳小北山和平地段的水吼水库附近,有一墓葬,其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墓碑字却引人注目,字体有北魏“郑文公碑”风格,结字宽博,笔力雄强。碑文竖排分五行,内容从右到左分别为“二十一世。妣太安人和宗郑氏、祖考儒林郎春台范公墓;男太学生友龙范公。民国己未年冬月吉日重修。”
    据范友龙的第四代裔孙范进乐介绍,墓碑中的范春台与郑和宗是夫妻,范友龙为范春台之子。墓本是作为葬范友龙之用,但因原范春台与郑和宗的墓葬风水有亏,故后人便将其迁葬于一起,也就是民国己未年的这次重修。
    重修时,清朝末科进士范家驹、光绪癸卯科文举人周一士两位时贤还特为墓题写柱联。范家驹联文为“名山时献瑞,福地日呈祥”,落款为“宗侄家驹拜赠”;周一士联文为“座列岗峦体势,气聚宇宙精华”,落款为“姻家侍教弟周一士拜赠”。两副联刻同一柱,前者刻正面,后者刻侧面。从范家驹的联字书法构体,可推测墓碑文也为其所书。这是范家驹早年书体,与晚年圆厚华润,安静深穆的书体略有区别。
    范进乐说,范家驹与范友龙是同乡同宗平辈,因墓中葬有范友龙的父亲,故落款自称“宗侄”;而周一士是范友龙的姻翁,故落款自称“姻家侍教弟”。
    之所以说范友龙墓有文化内涵,除了题联者是时之名贤外,还与墓主范友龙有关。据《潮州名人词典》及《潮阳县志》等典籍载:范友龙,1812年生于潮阳和平,卅八岁建广德泰药行于乡,产药酒闻名海内外,后在汕头、澳门、泰国设厂。
    范友龙从小聪颖好学,宅心仁厚,深得左邻右舍的称赞。父亲是当地有名儒商,受家庭熏陶,十多岁便随父亲做生意。二十岁左右就独闯东北三省,采购当地名贵药材运回南方销售。开始因经验不足,生意赔了本。后来,他逐渐摸懂了做药材生意门道,再加上他为人诚信正直,刻苦耐劳,于是,深得卖家和买家的信任,生意慢慢地有了起色,并且逐渐发展壮大,以至后来在和平大街开设了“广德泰药行”,并自撰联曰:“广通四海陶公立业,德达五湖晏子之风。”在事业有成之后,他不忘广布德泽,乐善好施,经常接济乡里的贫苦人家,其铺号取名“广德泰”,可谓是他待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药材行开张后,范友龙仍经营往返南北两地买卖药材。有一天,传奇性的故事发生了。在经商的路上,他发现有一位老和尚病倒在路旁,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立即将其扶到自己下榻的旅店进行抢救,经连续几天精心的护理,老和尚康复了,并眉开眼笑道:“有缘人找到了,有缘人终于找到了!”原来,老和尚是位得道高僧,法号宝麟。他有一药酒秘方,经此配方浸出来的药酒饮后可壮元阳,强腰膝,驱风湿,补气血,他自知在世时日不长,有意把秘方传授给一位既懂药材,又宽胸慈怀的有缘人,但苦苦找了好多年,尚未找到,于是才想出此计策,装病倒在路旁。范友龙当即跪谢老僧,接收了该秘方。
    于是,范友龙根据宝麟和尚传授秘方,酿制出了驱病健身的“长春药酒”。为了纪念宝麟和尚,他以“龙麟牌”为药酒注册商标。时有民谚曰:“长春有何功,常饮老还童。名酒出何处,潮阳和平中。”可见“长春药酒”在当时的影响力。清光绪年间,法部郎中范家驹曾带上“广德泰长春药酒”上京进贡朝廷,慈禧太后饮后,大加赞赏,并特赐“饮之太和,岁岁平安”的匾额嘉奖。有后人因此撰写嵌名联赞范友龙曰:友善和颜布广德,龙泉美酿号长春。
    范友龙还是位孝子,在事业有所发展之后,便给父亲捐个“儒林郎”头衔,同时为自己捐个“太学生”衔头,给父母脸上添光。

你是本文的第72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6、12、11
作 者: 际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