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捷胜洪氏族谱序》和《碣石卫志民俗》卷五的文献记载,早在明初,海丰已有戏剧宏大,甚至“宋元已有之”,而且“春歌社舞”,又与“迎神赛会”的民俗紧紧相关连。

    在几百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辗转流传到海(陆)丰落地生根的正字戏(原名正音戏)、白字戏和西秦戏,与当地民间艺术、语言、风俗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正字戏,唱腔道白,均用官话,其源流距今有五、六百年历史了。正字戏设12个行当,主要声腔有大板曲和昆腔,剧目2000多个,分为武戏(提纲戏)和文戏(曲戏)两大类,唱做俱佳,以做见长,尤以演三国袍甲戏著称。

    白字戏,又称“白字仔”和“南下白字”,明初(或明之前)由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海陆丰白字戏。它有7个行当,极似“七子班”,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又俗名“啊咿嗳”。白字戏传统文戏有200多个,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小调戏和反线戏,后来又增加了科白戏(即提纲戏),白字戏班皆带科班,为童伶制版,唱做并重,演员成年发育变声之后,多上正字戏班另行拜师深造(叫“上大班”)。因此,正字戏演员,多数来自白字戏班;而其中成就不大的“下手脚”(二、三等演员)则又回到白字戏班演武戏。

    海陆丰戏剧,主要是围绕着城乡的祭祀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又崇尚在热闹的广场演出,尤其夜场首出(叫“起鼓”)连二出(叫“团园”),更喜欢大鼓、大锣、大钹和大唢呐等击乐伴奏的武戏和半文半武戏,白字戏原无此,后来为了迎合世俗的需要和群众的爱好,以及适应广场的演出,也就容纳了一些从正字戏来的“下手脚”凑在第一、二出(上半夜)做武戏和半文半武戏(即讲官话,演正字),至第三、四出(下半夜)才转做文戏(说方言,唱白字),由是形成了正字戏与白字戏的合班式——群众称之为“半夜反”。建国后,演员废除了童伶制版。原在提纲戏中讲官话的道白改用方言。

    西秦戏,源自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明末流入海(陆)丰后,也与当地民间艺术、语言、风俗结合,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的西秦戏。它设10个行当,主要声腔有正线和西皮、二黄,属“板式变化结构体”,正线为本腔,剧目1000多个(文戏400多个,武戏700多个),唱腔道白,均用官话。表演粗犷激昂,气派豪放,以擅演《封神传》、《隋唐传》、《宋传》等著称,武功戏占一定数量,习南派,宗支少林,颇具特色。

    流行于粤东海陆丰的三个剧种,历史上曾存在近百个班子(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各约30个左右),此外还拥有西秦戏和白字戏的清唱曲班(馆)100多个(白字戏稍多于西秦戏)。

    海陆丰,几乎家家户户敬神、村村社社设庙,敬神的最高形式就是演戏(凡演戏必奉神),并且形成习俗,一年12个月,城乡四处,总有祭祀戏活动,所以民间有谚语云:“老爷(神明)不死有戏好睇”;梨园弟子则说:“老爷不死有戏好做”。由此可见,海陆丰戏剧,总是围绕着祭祀活动而活动的。

你是本文的第1934位读者
来 源: http://www.gdwh.com.cn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