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到艺光照相社的信件——展示解放初期汕头淳朴的风俗人情 最新 图1张

    在1947年出版的《汕头指南》中,刊登有24家相馆的信息,同时期的《最新汕头一览》则刊登有19家相馆信息。在解放前后创办的相馆,除了像青春这样能长期经营的相馆外,其余则因材料欠缺而少为人知。如笔者收藏的一封寄于1951年6月18日的信上,收件地址为“汕头海平路4号门前艺光照相社”,从这个地址可知,当时海平路头有一家名为“艺光照相社”的相馆。
    《汕头市地名志》记载:“海平路,西北起自升平路,东南止于镇邦路,与永泰路、安平路相交,全长515米,宽18.2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人行道宽7.2米,沥青路面。1928年铺筑,1981年改建……为市区商业街道之一。”海平路自建成后,由于临近码头,一直是商贾汇聚之地。从《汕头指南》等可知,海平路上聚集了各行业的商号,尤以批局、银庄和南商、暹商为多。改革开放后,海平路又继续作为集市,后来竟占路为市成了海平市场,直到去年汕头创文才得以全面整治,还海平路原来风貌。
    艺光照相社开设于商业繁华的海平路头,但其情况无论民国材料还是后来的地方志,都不见记录,可能经营时间短暂。存世的民国汕头照相业资料远远不及其他行业多,解放后又经历公私合营和多次社会改造,档案罕见,摄影师于今也多数离世,使当年相馆往事越来越模糊。
    信系从香港寄来,收件人为“陈志恺先生”,信的内容如下:
    大哥:
    自别以来,经月年余。近来家中及你们各事也很好吗?弟……每月虽有数拾元收入,本是有可能多少助家务之用,自本年以来,一文都不能寄,料必家里各位是很怒恨我的,但你们也不知道到我的痛苦,认我在外是有虚伪的事。大哥,只因弟身体有不服,常受损失,所以将每月所收入之款废尽,致使不能寄家用,况又很久未见通音,挂念很急,每一次要执笔来通音,见到两袋清风,使我不能落笔,自知暗暗的流出眼泪来,放下了笔儿,我知很对不住你们也,我写到这里,一言难尽,余下后函。顺祝
    平安!
    另者:前托文带来深灰柳条衫一套,不知收到否?顺函来知。
    弟陈志英上
    1951年6月17日
    从信封可知,相馆在海平路4号门前,可能店面不大,所以要加“门前”两字强调,而陈志恺应该不是相馆的业主,因之才要加“烦交”,就此估计,志恺可能是相馆学徒工或是相馆业主聘请的摄影师。在获得这封信时,信封内夹有另一张信,内容如下:
    陈志恺先生:
    谅必身体健康,令寿堂福体康健,起居佳胜,合家平安。维颂!
    日前给一件旧褛陈志英先生托友带去,自觉惭愧,只是一件旧衣,不但不谦(嫌),反之欢喜,你太客气了……闻有几位千金,谅必很聪明活泼可爱,非常仰慕,近闻不久志英先生有友人回乡,现已拾了几件衣和女庄西袂、学生鞋两对、凉鞋一对,未知合穿否?等候有人便托带回乡,没有什么礼物可送令寿堂,现只奉十元港币给老人家买些东西食,这少少不成敬意,聊表寸心,我现在胶厂工作,收入有限,整天工作没有空闲,夜深了,学识鲜浅,有错请原谅,并指导,感恩不浅。
    谨此顺祝
    健康!
    友佩群上
    1956年6月5日
    综合两信,书写者文化都不高,志恺的经济收入不多,家中上有老母亲,下有几位小孩子,弟弟志英还是单身汉,在香港当店员,虽有一定收入,但身体欠佳需要治疗,1951年上半年无钱寄予家中,又不敢将情况告知家人,只有自己心中挂念,怕家人怨恨,希望将实情说明,祈请家人理解。与志英相比,佩群在胶厂工作,收入也不高,且整天工作繁忙,只有深夜才有时间写信。
    佩群信中,除了寄物品予志恺外,还寄了10元港币予志恺的母亲,“现只奉上十元港币给老人家买些东西食,这少少不成敬意,聊表寸心”,这话分明让人看到一个十分谦谨的动作,款项无多,只能向长辈表示一点点心意。潮谚有云“怪无无怪少”,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寄不寄钱是态度问题,寄多寄少则是能力的问题。
    既然到了故土之外闯荡,谁都想发财致富,尽管在数以千万计的潮汕移民中,真正能成为富豪的仍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普通的华侨人轻力微,无法多寄款项,除了家中直嫡亲人必须赡养和照顾外,还有许多关注自己的亲朋,这也是不能忘记的,社会的动荡紧紧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的经济一般,只能尽职尽力地将有限的款项进行分发。本来在外已经十分辛苦,还是用一种谨慎的态度,向亲朋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而且千篇一律,时时如此,这也是日常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
    乾隆《潮州府志》云:“潮人虽小,亦知礼义。”潮汕民间素有“走亲串戚,交朋接友,人情挚酣,礼数勿忘”的习俗。礼多人不怪,这礼数除了在平日里非常注重待人接物之外,在不能晤面的情况下,表达这种礼数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用款项来体现。于是,从异乡寄钱回乡,就多了一项表示礼数的功能。虽然有学者提出侨汇主要有赡家性、投资性和捐献性三种, 但对于崇尚礼仪的潮人来说,还有一种侨汇应该称作是礼节性侨汇,佩群寄的10元港币,即可视为礼节性侨汇。本来只是寄物品予志恺的小孩,既然朋友家有长辈,自然就不好意思不“表示一下”了。
    潮汕民谚说“番畔钱银唐山福”,华侨只要有条件,就要向家乡亲朋寄批。可能亲朋在经济上并不需要资助,但这是一种礼仪的需要,表达了对亲朋的关心,这种礼节性侨批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潮人移民海外的历史非常久远,在一代代的移民中,他们的移民思想是非常务实的,可以说他们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他们眼中,背井离乡出外谋生只不过是把生存空间扩大而已。既然如此,早晚都是要返回家乡的,闯荡海外的任务自然就落到男主人身上,家庭的经济依靠他来维持。但是,随着二战之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移民政策的变化,很多移民海外的潮人成为当地公民,经济状况大有改观之后,就不再想着“落叶归根”,只希望把家乡的亲人也一起移民,过上比家乡相对好一点的日子,至于具体生活在哪里,这并不是重要的。
    通过两封信,我们清楚地看到生活在本土以外的潮汕人对家乡的关注情况,最明显体现在对亲友生活状况的关心,只要手头略有积蓄,自当寄回家乡。这给我们展示的是解放初期汕头一个普通家庭平淡以至有点琐碎的日常生活,当时的社会变迁,似乎也被消解在了这样的生活中。
    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侨批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手写信件也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但这些有温度、有感情的两地书,依然能勾起我们的无限情思,触及心灵,唤醒记忆。批信虽然是私人家书,但却当之无愧的是人类的记忆遗产。

你是本文的第52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6、19
作 者: 陈嘉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