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艺术生活贫乏单调,广大山区农村的农民两三个月才能看到一次由县电影放映队下乡巡回放映的电影。那时片源也很稀罕,都是解放初期的黑白片和“三战”(即《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影片。一段时间更是8部样板戏占据文化生活,号称8亿人口8部戏。那时,为了在广大农村普及电影放映,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款适合当时形势和农村实际的8.75毫米电影应运而生,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流行起来。 8.75毫米电影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窄胶片电影,是1965年经文化部审定批准的影片规格,电影机是中国自主发明和生产的。这种电影的影片耗片量少,放映设备轻便,运输携带方便,拷贝与放映机价格均较低廉,是为偏僻的农村、山区、边远地区、海岛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区专门设计的片型。8.75毫米指的是拷贝尺寸也就是胶片的规格。国际上常用的电影格式是35毫米、16毫米和8毫米电影胶片。一般城市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格式是35毫米胶片,只有中国才有8.75毫米的电影胶片格式。一台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就像一个小长方体盒子,连同配套的发电设备,总共只有几十斤重,携带方便,用一部单车就可以装载下乡。 那时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电影胶片的规格是8.75毫米,1毫米已是很小了,还要0.75毫米,多一点点成9毫米或少一点成8毫米不行吗?影片的宽度为什么还要取毫米后面两位小数呢?后来才知道,原来它是利用现成的35毫米格式电影片改装的,通过在宽度为35毫米现成胶片上缩印4条画面,然后分切成4条8.75毫米的拷贝而制成。采用这种工艺,生产效率较高,胶片的有效利用率较大,影片材料也容易找到。 随着8.75毫米电影的逐渐普及,在农村公社一级都配备了电影机,成立了公社一级的电影放映队,农民群众看电影的机会多了。那时汕头地区教育局也向各区县教育局调拨8.75毫米电影机。影片除了故事片以外,当时已有不少科教片,上级调拨电影机除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了向学校的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有十多年时间,我曾是8.75毫米电影业余放映员。那时我在揭西师范学校工作,可能因为我是理科毕业生,懂得一些电器原理,学校的教职员工人手又少,因此碰到教育局或学校要放映电影,就由我负责。所谓业余就是不定时,也不会经常放映,而是需要时才组织放映。 那时还没有电视,也还未出现录放音机和录像机等音像设备,学校电影放映次数也很少,主要是片源很缺乏。只有在县里召开教育会议、集中教师培训,教师集中住宿,晚上有时间才会组织放映电影。我充当电影放映员,有时还带着学生一起放映,让他们熟悉放映过程,掌握放映技术。1976年10月学校组织学生下乡到大洋山村开荒撩壕种杉。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搞好同村民的关系,就在县电影公司租了几部影片,布置学生带着电影机,挑着发电机步行走几十里的崎岖山路,来到大洋村,白天参加撩壕种杉,晚上自已发电为社员群众放映电影,并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放映,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那时放映电影的拷贝是从县的电影公司租借的,尽量租借一些较新近出产或内部的影片。但那时影片的种类毕竟不多,新片不多,都是一些老片。尽管是老片,但一听说要放映电影,男男女女大人小孩蜂拥而至,其他大队的社员群众也闻风而至。一些小孩已经多次看过同一部影片,知道故事情节,电影放映时人物才出场,他们就会先声夺人随口说出人物对白而起哄。遇到影片中特工人员刚把枪举起,小孩就会抢先脱口“砰”的一声先“开枪”,引乐观众。那时放映过什么电影已记不大清楚了,但放映国产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正片播映之前都会播放新闻简报。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进步,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机和录像机的逐渐普及,曾经风靡一时的8.75毫米电影逐渐淡出,直至销声匿迹了。
|
你是本文的第33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8、24 作 者: 欧创皋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