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第一位拍摄汕头风光的华人摄影师 最新 图1张

    过去的时光总是美好的,在当代,数码设备使人人随时随地随心摄影的现实情况下,是否还有人记得老相馆和老摄影师的故事呢?
    完整的历史记录需要影像,它能让人直观地了解过去。汕头埠老相馆有着浓重的时代色彩,不仅是汕头的一个符号,也是百载商埠的一面旗帜。相馆和摄影师是老照片的主要创作者,陈年往事印刻在老照片上,凝固的时光讲述着过去的记忆。从黎芳、汤姆逊到张价仁、韩志光,一代代前辈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记忆。
    今天开始,本版将推出“汕头埠老相馆”栏目,将老相馆和老摄影师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讲述着照相从奢侈到平常,从高雅到通俗的百年变迁历程。
    汕头开埠后不久,除了迎来汤姆逊等西方摄影师之外,也有一些华人摄影师到此摄影,目前可知的第一位到汕头的华人摄影师就是黎芳。
    黎芳祖籍广东高明,太平天国时期到香港。1865年到1867年间曾在香港西尔维拉照相馆工作。1870年左右,黎芳创办阿芳照相馆。此时的香港照相业竞争非常激烈,除了汤姆逊和弗洛伊德的照相馆外,还有不少中国人开的照相馆,如瑸纶、日成和宜昌等。自1868年中期开始,汤姆逊和弗洛伊德就开始打价格战,两家利润都受到很大影响。阿芳照相馆的成立,更是让竞争日趋激烈。(图①:黎芳1869年前后的自拍像)
    黎芳是19世纪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摄影师之一,他经营的阿芳照相馆在西方人中很有声誉,阿芳照相馆除了价格上的优势以及用上乘的照片质量作保证外,还不断发展、培养外国客户群,包括常驻外侨和外国游客。黎芳在香港的英文报纸和贸易名录上刊发过很多广告,这是其他中国人开办的照相馆不能相比的。在他刚开始照相生涯时,外国人普遍对中国摄影师评价很低,但是外国顾客对黎芳的拍照技术非常认可,对他另眼相看。为了维护这一客户群,黎芳还雇用了几位外国摄影师,其中包括瑞斯菲尔德和格里菲斯。这两位外国摄影师后来也相继开办了照相馆,与黎芳竞争。
    当时的中国照相馆以拍摄室内人像,尤其是名片小照为主,但阿芳照相馆的业务范围广泛,能拍摄各种尺寸的照片,提供户外拍摄,销售各式精美画册、相框,为照片提供从名片小照扩至真人大小的放大业务和绘彩。黎芳在拍摄人像外,还拍摄了很多风景照。为了不断更新销售品种,黎芳先后拍摄了香港、澳门、广州、汕头及中国其他通商口岸的风景照片。
    1870年,黎芳在香港《德臣西报》上刊登广告,提到了他新拍摄的汕头照片,现在这些老照片,由英国收藏家贝内特收藏,其中就有黎芳站在宫鞋石上拍摄礐石的照片。
    1872年12月,黎芳卓越的职业修养已得到广泛认可,作品走出了香港,他的名字越来越有知名度。1875年,格里菲斯说,“阿芳先生”独树一帜,“他已打入欧洲艺术的竞技场,其所拍摄照片已跻身最优秀的摄影作品之列,在香港的华人摄影界独领风骚”。汤姆逊则评价阿芳“品位精致,作品水准能在伦敦立足”。此时,黎芳又来到汕头,拍摄了多张照片。
    列第149号的汕头风景照片说明:照中右侧有旗杆的建筑为德记洋行,远处山坡中是斯考特医生(Dr.Scott)寓所,山脚下有两支旗杆的建筑是英国领事馆,远处山坡上的建筑则是美国领事馆(图②:约1875年的汕头风景照片,黎芳摄,贝内特藏)。
    另一张汕头港的照片中,宽阔的汕头湾海面,停泊着许多帆船(图③:黎芳摄,贝内特藏),在照片左侧的建筑物二楼阳台上,挂着阿芳照相馆的招牌(图④:黎芳摄,贝内特藏)。
    另一张名为“汕头风景”的名片小照(图⑤:黎芳摄,贝内特藏)的背面,除了阿芳照相馆的地址外,还有英文手写的照片说明:“汕头风景——领事、商人和传教士居住地,面朝港口,阿芳告诉我说,照片在四年前拍摄,现在前景处已建了很多新楼,画面中间大约是美国领事馆,但具体是哪幢建筑,我也不太清楚”(图⑥:“汕头风景”名片小照背面说明)。
    1890年4月19日,在摄影创作上极具艺术天赋,且有敏锐的市场眼光的第一代华人摄影师黎芳去世。虽然在他去世前,照相馆欠下大宗债务,但阿芳照相馆在几十年中一直是中国最成功的照相馆。黎芳去世后,照相馆由其长子黎乙真继续经营。1937年3月3日,黎乙真去世,其妻张圆明接管照相馆生意,在张圆明的妥善经营管理下,照相馆重新扭亏为盈。1948年1月9日,张圆明去世。至此,作为近代中国最成功、经营时间最长的华人照相馆——阿芳照相馆的故事结束。

你是本文的第73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1、1
作 者: 陈嘉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