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浩然亭,曾经是中山公园里一座普通的凉亭,因“文革”人祸及之后的风灾而多次塌废,修葺一新之后,现在已经成为中山公园的重要景点。重要景点当然一定有故事可讲,而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中山公园建设初期的“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常务委员林修雍。 林修雍,字浩如,号渔父,澄海溪南南砂人。1928年10月23日,时任汕头市长陈国渠,成立“筹建中山公园平民新村委员会”时,林修雍被聘为常务委员兼总务部主任。 有关浩然亭与林修雍的故事,近年已经有多篇文章见诸媒体,只是在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时,总有一些涉及到这座亭的史料,跟现在一些文章的观点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亦来谈一下。 2011年11月,由汕头中山公园管理处编印出版的《岭海名胜·汕头中山公园》一书中有一段对浩然亭介绍的文字:“浩然厅位于展览馆东面,是一座十六柱重檐庑殿顶凉亭,建于1932年,为表彰公园筹建委员会常委林修雍的显绩而建。林修雍,字浩如,澄海人,早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曾任澄海、揭阳、陆丰等县县长,1925年第二次东征时,受周恩来委以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第二科科长。建亭时,原定名为‘浩如亭’,修雍婉言谢绝,并亲为题写‘浩然亭’,1934年林修雍病逝,追悼会在此亭前举行。” 这段文字告诉读者,浩然亭建于1932年,原名定为“浩如亭”,被主人公林修雍婉言谢绝而亲自题写为“浩然亭”。中山公园管理处的这段文字介绍,基本上概括了近年各种报章杂志及网上的观点。下面,笔者就建亭时间和有关亭名的“故事”,依据相关的历史文献分别谈谈。 1、关于建亭时间 中山公园于1928年8月28日正式开放,然公园里各种设施大都未曾建成或完善,9月初,陈国渠接任汕头市长,他“以市内公园及平民新村为市政建设中急不可缓之事业,乃征集各方同意,函聘各界三十余人成立今之筹建中山公园平民新村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后,对公园建设事务全面接管,并定期出版有关公园建设及管理情况的报告书。从1930年9月至1934年6月,共出版三期报告书,报告书记录的时间从1928年10月23日筹建公园委员会成立至1933年12月,内容基本涵盖这5年多来,中山公园的筹资、建设、管理等一切事务。在第一期报告书中,见到有一帧凉亭照片(见左下图),该照片跟《岭海名胜·汕头中山公园》一书中对浩然亭的描述基本一致,即“是一座十六柱重檐庑殿顶凉亭”。第一期报告书的资料起止时间是1928年10月23日至1930年3月底,它直观地告诉我们,该亭的建设及建成时间一定不会超过1930年3月。再细阅书中有关建筑工程一览表,有一项“网球场后凉亭”的建筑时间、完成时间及支出费用,分别是1929年4月12日动工至同年7月12日竣工,逾期1天罚银5元,由怡兴公司承建,费用大洋2980元,这就确定该凉亭建成于1929年7月。当年的网球场虽然早已不存在,但在同期报告书里,有公园的设计图,网球场的位置就在公园运动场的东边,即现在浩然亭南边。故“网球场后凉亭”的位置可以确定就是现在浩然亭的位置,即是说浩然亭就是当年的凉亭。 2、关于“浩然亭”名称的来由 《岭海名胜·汕头中山公园》一书中,显然认为这座凉亭是为林修雍而建,原名“浩如亭”,因林修雍婉言谢绝并亲笔题写为“浩然亭”。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翻遍全部三期报告书,自始至终没有见到“浩如亭”改为“浩然亭”这方面的记载,倒是在第二期报告书中,分别有两则有关浩然亭亭名来由的记载。一则是1931年2月28日筹委会常委会第96次会议临时动议,由徐子青提议拱桥及北边凉亭应题名等方案,决议是提交大会讨论。另一则就是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时间是1931年3月1日,即第96次常委会有关拱桥和凉亭命名决议提交大会议决案。据这次大会的记录“讨论事项”第2条记载:“准常会提交徐委员子青提议拱桥及凉亭应题名……”“决议:拱桥无需题名,凉亭推举方委员瑞麟曾委员恒存拟名为浩然亭……” 第二十七次会议参加人员有杨柳岩、方瑞麟、林忠俊、方文灿、曾恒存、郭侠、黄定余、张达道、马俊民、周子章、李景韩、郭应木、彭绍贤、张纶、杨仲灼、钟复初、徐子青、吴小枚、陈国勳、林玺新、陈贵初、黄宝潮、杨善培等共24人,市长张纶为主席,记录陈魁五。当时这些委员都是汕头市各界贤达,日常事务繁忙,每次会议常常不能全数参加,只要超过半数(全数35人)就能召开。这次会议林修雍并没有参加,因为他于1931年1月10日第25次会议上,向大会请假去天津。 至于浩然亭亭名的书丹及林修雍追悼会在浩然亭前举行,报告书里都有记载,符合史实。这里顺便更正,林修雍是1933年3月病逝,不是1934年。 其实稍为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中山公园里能够以个人命名建亭并留存下来的唯有绳芝亭。高绳芝对于汕头的贡献在这里不用赘述,而建绳芝亭时,高先生早已作古。公园里当时还有一座宋少东纪念碑,所纪念的也是已去世的人。虽然给生人建亭并非无前例,但像林修雍先生这样对中山公园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应不止他一个人,像创建公园的范其务、萧冠英,还有陈国渠、许锡清、陈少文、吴小枚等等人物,都对中山公园的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
|
你是本文的第60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4、9 作 者: 曾旭波 文/摄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