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消失的街头往事 最新 图1张

    制桐油纸伞
    解放初,人们习惯使用桐油纸伞,这种雨伞造型美观、大方轻便,很有民族特色。打开一把油纸伞看,伞架上穿满各色彩线,色彩斑斓,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一样,令人眼花缭乱。油纸伞的制作全部依赖手工完成,制作过程非常繁琐。简单来说雨伞的骨架是用毛竹经多道工序加工制作,表面是用韧性很好的乳白色丝绵纸装裱在雨伞的骨架上,再用桐油经手工均匀涂抹在伞纸上,加强了伞面的韧性和防水性。一把油纸伞从备料到最后晾晒,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历时半个月的时间。以前人们都使用油纸雨伞,洋雨伞(布雨伞)很少。油纸伞除了制作工艺独特以外,还有许多美好的寓意。大红伞被人们视为吉祥之伞,在古代有一个习俗,赴京赶考或当官上任的人,行囊里除书本之外,一定要带一把红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在订婚、结婚、祝寿、祭祀祖先时都要用到大红伞。以前在伞面上描绘的装饰图案也有颇多讲究,用于婚聘的油纸伞图案是“龙凤呈祥”、“牛郎织女”、“天仙配”;恭贺婴儿新生的是“二龙抢宝”、“喜鹊闹梅”、“仙女散花”;生日馈赠则是“百鸟朝凤”、“不老松”、“八仙过海”等等。
    从明末清初到上世纪70年代,经历约400多年,是油纸伞生产和使用的鼎盛时期,桐油纸伞伴随着人们走过了一路风风雨雨。一把好的油纸雨伞经反复撑收3000次不会损坏变形,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能顶6级大风行走不变形。1936年还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上世纪70年代以后,钢架伞、布伞、尼龙伞逐渐普及,实用性和方便性逐渐取代了油纸伞,油纸伞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桐油纸伞已作为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写家书
    上世纪50年代,汕头的大街小巷常能看到“代写家书”的字摊。字摊其实就是放一张小桌子而已,桌子上放有笔墨纸砚,笔是毛笔,纸是信纸,桌面上还摆有几种样式的信封让人选择。上世纪50年代末以后逐步使用钢笔代替毛笔。桌子上方通常挂着一块“代写家书”的小招牌或在桌子的周边围一幅“代写书信”的布招。
    那时候老百姓的文化程度很低,许多人是文盲,不识字,更不用说写信了。加上通讯和交通闭塞落后,大多数老百姓与外地亲友联系就只能请人代写信了。隔着万水千山的亲人,就靠这一纸薄薄的家书传递彼此牵挂。每一封家书都充满真挚的情感,包含着沉甸甸的思念之情和殷殷的嘱托。求写家书者坐在书桌旁边的椅子上,表情凝重,口述要转达给远方亲人的内容。代写者边听边写,间或停笔抬头问上一两句。信写完之后念给主顾听,如果没有意见,任务就完成了。如果主顾有不满意之处,代写者就再修改,直到主顾完全满意为止。那时代写书信的人大多数是年迈力衰,无以生计,靠代写书信收取微薄小费混口饭的有文化老年人。
    星移斗转,世事浮沉,往事如烟。一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代人写书信这一行业已消失。
    磨铰刀补雨遮
    潮汕人称雨伞为“雨遮”,是遮雨遮阳的日常生活用具。称剪刀叫“铰刀”,是裁剪衣物的工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经常看到挑着一副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磨铰刀补雨遮喔”的老师傅,担子一头筐子里放着磨刀石、装砂轮的椅凳、铁锤、剪刀、钢锉、螺丝刀等工具。另一头筐子则装着破、旧或坏的雨伞等杂物,准备用作修补雨伞的材料。那时这类行当很多,有专门磨剪刀、磨菜刀的;有专门修补雨伞的;有磨剪刀兼修补雨伞的;有磨菜刀兼修补铝锅铜盆的……五花八门。有挑着一副筐担走街串巷流动的;有在热闹的街头巷角固定摆摊的;有用肩膀扛上打磨工具椅专门“磨剪子来戗菜刀”的;有骑单车载着打磨和修理工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磨刀师傅所用工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条长板凳,在板凳两头各镶有一块青石或砂石,另备水罐、刷子和碎布条等,全部的家当都扛在肩膀上。
    应该说这些都是苦力活儿,钱也赚得不多,但这些师傅干活认真,非常敬业。由于长年累月靠手艺、靠苦力挣钱,风吹雨打日晒,双手粗糙得像树皮一样,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因干起活来需要一股内劲,手背上的筋鼓得像蚯蚓附着一样。他们一把钝刀拿在手上,凭借娴熟的手艺,反复打磨,将刀磨得熠熠生辉,焕然一新,最后用布满老茧的拇指试试刀锋的锋芒,再用抹布揩净,自信地把刀交给主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磨铰刀补雨遮”的吆喝声已渐渐消失在街头巷尾,在城乡已很难寻觅这些师傅的踪影了。

你是本文的第46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10、17
作 者: 欧创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