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南澳诗人才显台湾 为潮争光 最新 图1张

    我近编著《潮汕与台湾》,搜寻各种史料,发现被古今南澳方志所失载,清末澳人秀才康作铭,在台湾恒春县(今为屏东县恒春镇),写志赋诗的佳话,特予介绍。
    康作铭(生卒不详),字子骥,号斯骥,清光绪至民初人,是南澳岛深澳乡秀才。他所在的康氏,堪称南澳望族。先祖康耀美,是乾隆(1736—1795)后期大富翁,有“康百万”传说,至嘉庆(1796—1820)初,建起康氏宗祠(今存),用钱买空衔“朝仪大夫”,宅院匾刻“大夫第”(今存)。其三个胞弟也考中秀才,康氏盛极一时。现代居台南澳籍乡贤康纲霖(1918—1998),善医擅文工书法,是康作铭之堂侄,其两子维仁、维训皆是教授。
    光绪十九年(1893),康作铭应恒春县知事陈文纬之聘,从南澳岛渡台入幕,并佐修《恒春县志》。其所作12首《游恒春竹枝词》,俱载于《恒春县志》及台湾文献、会刊和陈香编著之《台湾竹枝祠选集》等集中。12首诗如下:
    一,莫说山城仅一重,天开书案映台峰。山川自有文人起,林下潭深故号龙。
    二,宿云笼树万峰平,才听樵声忽鸟声。最爱山腰林密处,炊烟一缕晚来升。
    三,海内名山二十余,生成古迹作仙居。琅峤竟有洞天在,可附上清补道书。
    四,落山风信势偏骄,万窍怒号送海潮。猖狂不管杜陵屋,输与长亭酒幔飘。
    五,泥因积雨漾成渠,平麓迷离怕溢馀。过客欲行行不得,村南村北尽牛车。
    六,媒定红丝礼不差,村庄自是古风家。其间一语浑难解,何事翁姑叫“按耶”?
    七,尽多健妇把春犁,头戴壶餐走垄西。稚子荷蓑郎荷笠,风光入画好留题。
    八,不学云鬟浅淡妆,芳唇一点是槟榔。逢郎亦要羞回避,莫薄田家窈窕娘。
    九,眼见山番跳戏奇,婆娑曼舞作娇痴。排成雁阵频招手,甜酒教侬饮一卮。
    十,雉尾斜簪尺许高,围裙一角气粗豪。腰间别有伤心物,不是鸾刀即雁刀。
    十一,不关茅屋与疏篱,个里清虚俗未知。若遇骚人能点缀,春檐定有老梅枝。
    十二,我今托迹海之湄,课罢闲来写《竹枝》。写得《竹枝》关底事,聊将俚语当新诗。
    恒春位于台湾岛之南端,原名“琅峤”,据说是高山族语“台湾的尾巴”音译。因四季如春而改名“恒春”,光绪元年建县,今属屏东县。此是中外海上交通要道。康作铭12首竹枝祠,结构谨严,层次分明,叙事清楚,笔力雄健。它反映了台湾光绪二十一年(1895)割让给日本之前,恒春各种临海地形、气候、民俗、“健妇把春犁”、及奇特装扮等独特风情,生动有趣,美如画图。被编撰《台湾通史》的连璜(1878—1936),采集《台湾诗乘》时所录取,饮誉宝岛,为潮人争光。

你是本文的第77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6、1、17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