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是黄蔴的主产区,但现时种植黄蔴越来越少了,在潮阳,已经多年未见蔴田了。究其原因,一是需要量少,市场无出路,二是经济效益低。蔴园消逝,剥蔴声远去,但当年种植黄蔴的酸甜苦辣,回忆起来仍觉韵味无穷。 黄蔴性喜湿热,家乡的水田、沟边、江畔过去常种植大片黄蔴,小蔴苗生长很快,每年农历四、五月份,蔴苗长成高约三、四米,成片蔴园一片青葱,宛如小森林园。这时。生产队便组织社员拔蔴,绑成一捆捆,肩挑回村里,放在村前的大埕。大埕里黄蔴堆成一座座小山,好多乡邻带着竹篮,采摘肥嫩的蔴叶,或炒成菜,或切碎下锅,煮成蔴叶粥。那年代,吃蔴叶不花钱,想摘多少无人管。夜幕降临时,如碰上月光夜,清晖朗朗,如乌云盖月,生产队便在埕头点上汽灯照明,社员们在月下(或灯下)剥蔴皮,把一根根黄蔴外面的一层厚厚的表皮剥下来,剩下一支支雪白如银的蔴茎,村民们称为“蔴骨”。剥下来的蔴皮还要“刮蔴”,用小刮蔴刀把蔴皮上的表面青黄片薄层刮掉,剩下的就是黄白相间的蔴皮。刮干净的蔴皮还要晒上一天,蒸去水分,才能出售。生产队在大埕架设一条条绳索,把长长的蔴皮挂在绳索上,以便隔天让阳光暴晒。 剥蔴皮和刮蔴的夜晚,村前大埕热闹非凡,好似过节日,大人们忙得汗流浃背,但仍笑声朗朗,孩子们则拿起蔴骨当武器,模仿古装戏中演员动作,互相对打;蔴皮刮光挂上绳索,又似把大埕分成一条条悠悠小巷,孩子们在“小巷”里追逐嬉戏,常常玩至大人们收工后才回家睡觉,还相约明天再到大埕蔴巷比武见输赢。 剥下刮屑后晒干的蔴皮,当年销路是很广的,从工业到日常家用,都离不开它。比方说大缆绳,装化肥的麻袋及各种包装,都以蔴皮为原料,农家用的蔴绳蔴索,几乎家家需要。记得建国前,农民的蔴皮要挑到集镇卖给“蔴皮商行”,建国后则由供销社的土产站收购,为了鼓励农民种蔴,政府还规定每交售百斤蔴皮,奖给化肥指标10斤,因此,生产队把种植黄蔴当成解决化肥短缺的一条途径。剥皮后的“蔴骨”,则分给各家各户当燃料。 剥蔴声远去,蔴园消逝,但当年种蔴的趣事至今仍是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话题。70年前,村民老横叔是种蔴能手,又是闻名远近的武林高手。一天,他挑着100多斤的蔴皮,翻过小北山到关埠镇,让当地蔴行收购,回村经过小北山“张肠径”,忽然闯出四个彪形大汉,手握钢刀,要老横叔交出“买路钱”,老横叔说:“你得问我这扁担肯不肯给你四个贼依仗人多,提刀逼向老横叔,老横不慌不忙,扁担一舞动,几把钢刀抛出好远,贼人两手被打伤,知道对手不是等闲之辈,纷纷落荒而逃,老横叔的武功也名闻遐迩。后来,家乡成老区,常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驻扎,部队领导人就请老横叔教习战士武功,老横叔也乐此不疲,被戏称为“老横教头”。上世纪50年代初,村民阿章常挑蔴皮到谷饶镇一“蔴行”出售,与蔴行老板成了好朋友,后来其女儿嫁给老板的儿子,被乡人称为“蔴皮姻缘”。女儿女婿家庭富有,劝父亲不要再种蔴,请他到店里帮忙,阿章说:“我一天不下田就不舒服。”女儿女婿只好每月供给他一笔生活费。 改革开放以后,好多工业用绳和包装袋,都被塑料制品代替了,蔴皮被冷落。但近年来,已经消失的蔴园又在一些乡村出现了,像两英镇的禾皋村,最多种蔴上千亩。但这“蔴”不是此“蔴”,这些菜蔴丛矮,叶多,种植者收获的是“蔴叶”,不是蔴皮,据说,种植每亩菜蔴年可收入超万元,是水稻的好几倍,这是为何?乡人说,现时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改善,不稀罕鱼肉,蔴叶味香,成了佳肴,因此身价倍升,凡事看经济效益,种菜蔴也成了一条生财之道了。 逐步消逝的黄蔴园,是社会进步的缩影,今又兴起的甜蔴园,是民众温馨生活的写照。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