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其意义在八年抗战中得到了升华,由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凝聚为抗日军民的报国豪情与难忘记忆。 1938年6月2日,中国迎来了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首个端午节。当时华北、华中、华东大片国土沦陷,民众纷纷流亡到大后方的长沙,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悲愤与忧虑。为了用屈原和端午节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斗志,当天长沙的报纸刊文说:“屈原,让战火中流离失所的人们,有了永不沦陷的故乡,中国不会亡!”那个端午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在简陋的会场上度过的。5月26日至6月3日召开的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持久战》的演讲,精辟地论述了中国既不会速胜,更不会亡国,抗战是得道多助的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为抗战指明了道路。 1939年6月21日端午节当天,华南重镇汕头失陷,抗战形势更为严峻。作家老舍首倡以每年端午节为诗人节,弘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坚定抗战信心,引起热烈反响。1940年6月10日端午节,枣宜会战已进入尾声,中国守军失利,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等壮烈牺牲,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当天,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重庆举办纪念屈原的诗歌朗诵会,会上再议老舍的倡议,得到与会者一致赞同。1941年5月30日端午节,首届诗人节在重庆举行。因日本轰炸机时常来袭扰,考虑到与会者安危,诗人节请柬只发出100多份,但却有400多位诗人到场。大家推举于右任为诗人节纪念会主席,老舍、郭沫若等53位诗人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并以《诗人节缘起》为题,在重庆《新华日报》发出抗战呐喊:“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诗人节鼓舞了民心士气,端午节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作家董镜桂忠实地记录了1943年6月7日端午节的重庆街景:“翠绿的艾叶,挂在家家门首,鲜红的慰劳标语,飘扬空中,穿黄黑制服或蓝布大褂的队伍,不时出现在街头,他们都是分头到郊外慰劳将士的……这是在为民族作生死搏斗的第六个年头,捧着盘盘雄黄朱砂的小孩们在街头尖声叫道:雄黄,朱砂,吃了避毒驱邪”,他激动地说:“这是民族正义感的象征,中国正在完成屈原留给我们的任务,正在做着忠邪不两立的斗争……”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当时生活在重庆大轰炸下的作家林无双,也在《重庆观感》中说:“战争在拖下去,中国的士气却越来越高”,正是端午节激扬的爱国热忱的真实写照。 1945年6月14日端午节,抗战的胜利曙光已展露。纳粹德国已败降,日寇在一周前结束的湘西会战中大败,被歼2.7万余人,《论持久战》指出的战略反攻阶段已到来。端午节当天,毕业于空军军官学校第19期的飞行员陆建航,正在昆明巫家坝机场装卸作战物资。小憩时虽无雄黄酒、粽子,但大家都互道祝福。今年89岁的他仍记得,当时他对一位正看家人照片的战友说:“没事的,战争马上要结束了,相信我们明年的端午节一定会和家人一起过!”战友听罢紧握着他的手,会心地点了点头。 这些宝贵的抗战片段,再次展示了端午节文化和它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生命力,也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深的共同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缅怀,更好地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光荣道路上。
|
你是本文的第65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6、19 作 者: 刘杰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