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澄城岭亭管理区杉排街西面的南桥,是澄海一座五拱石质古桥,桥墩高约8米,长50米,宽10.5米,横跨护城河。昔时可行船,直通衙前桥。据县志载,南桥在南门外,石砌,五拱,旧被毁,明嘉靖年间知府郑宗古重建,海阳县丞储纶重修,万历九年为飓风所毁,十一年知县王立道重建。《澄海文物志》载:南桥是我县现存古桥中最大的一座。桥板桥墩仍保留原状,大革命时期农军攻打澄城时曾在此作战,抗战时期又是歼灭日寇的“南桥战役”所在地。 1939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五),日寇出动大批兵力,大举进攻潮汕,是日,日寇从澄海新津河滩登陆。6月29日,日寇从庵埠进冠山占澄城,翌日撤出。7月16日,日寇饭岛部队300余人进占澄城,设营便生医院,屠城三日,澄城居民惨遭日寇屠杀,有名可考查达700余名。18日,日寇在澄城强掳民工41人为其挑行李,后予杀害,惨不忍睹。澄城群众对日寇暴行义愤填膺。正如潮汕抗战歌谣所言:日本仔,真野蛮,来中国,散刣人。端阳节,拜祖公,日本仔,来进攻;占汕头,攻府城,打澄海,动兽兵;大屠杀,千外人,玉带河,水变红。日本仔,真正枭,仇唔报,恨唔消! 1940年2月26日,澄海抗日自卫团等武装反攻澄城,毙敌3名,俘日伪官兵274名,缴获步枪180支。2月27日驻汕日寇富田大队抵外砂。在外砂河受阻,即用小钢炮及机枪向外砂河对岸三脚堤及澄城南门、南桥等地轰击。日寇还抽调一路兵力越过玉窖渡,循南堤进攻南桥。驻南桥澄海自卫团第三中队政训员张震(中共党员)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带领军民同仇敌忾,坚守阵地,其时,防守外砂河的第四中队奉命调往南桥与第三中队汇合归张震统一指挥,并调动独九旅营部轻机枪一挺,安于南桥碉楼之上,在张震与郑剑夫配合指挥下,进攻南桥的日寇遭到自卫团两个中队猛烈抗击,只好龟缩回去。28日,日寇集中百余兵力再次猛攻南桥,张震、郑剑夫率澄海自卫团两个中队沉着应战,独九旅营部再增援一挺轻机枪共二挺英勇抗敌。日寇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猖狂连攻5次,均被我军击退而没能越过我方阵地。其时,澄海战工队奔赴南桥,在阵地上参加救护伤员及作宣传鼓动工作,澄城居民也纷纷送来食物及茶水慰劳军人,群情激昂,出现了军民并肩抗敌的壮烈场面。 日寇向南桥强攻不下,遂抽调兵力数百名,分六路进逼澄城西门、南门、北门,并用重炮向城里轰击。守军仍坚守阵地,顽强战斗,由于日寇数倍火力于我,澄海自卫团第三、四中队于3月1日深夜主动撤离,安全到达渡亭村。南桥保卫战歼敌及俘敌数百名,并缴获一批武器。 澄城虽然陷落,但南桥之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潮汕地区一次较具规模的战斗,军民一致,同仇敌忾,团结御敌,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行径。张震率部奋战三天的抗战业绩,也通过报纸大力宣扬,被称为“南桥张将军”。接着,擢升为中队副兼第一小队长,配备轻机关一挺成主力小队。青史留名。 南桥战役中,军民因受日寇多次夹击,阵亡共40多人。1947年秋,由华侨捐资在南桥建“浩气长存”纪念碑一座,以作纪念。今碑已废。 1993年5月,岭亭管理区在南桥的桥心亭墙壁上撰刻《南桥抗日碑文》,以启迪后人不忘历史。南桥抗日保卫战旧址也被澄海宣传部和文明办等部门定为澄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