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建筑的墙体一般有两种:一种在基础上大约地面的地方设置石地袱,在石地袱上再做墙体;另一种在基础上直接做墙体。不论选用哪种形式,一般都采用夯土墙体。在潮汕,由于土地关系,在建筑营造上,普遍采用夯土墙体,极少用砖砌墙。我国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夯土建屋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至汉代民居用夯土墙的更多。后来有了烧砖技术,砖墙被各地普遍采用,夯土墙逐渐被淘汰,至近代已极为罕见。而潮汕建筑与闽西南的围楼、兴梅的围龙屋,将这种源于中原地区的夯土技术,延续至今且大量使用。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为宝贵,而烧砖要用上好的泥土,会与农业争地。另一个原因是潮汕地区土坡地盛产灰沙,地下又蕴藏丰富的贝灰原料——蚌壳和蚝壳,用灰沙土、贝灰拌和而成的“三合土”打夯的墙,历经一两百年而不坏,费用也比用砖节省,因而千百年来潮汕乡土建筑的墙体,绝大多数是“三合土”夯土墙。这些都与潮汕周边的闽南红砖墙、广府的青砖墙有着明显的不同。
    清乾隆年间周硕勋修纂的《潮州府志》说到“民居辄用蜃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摧扑,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这一记载肯定了潮汕乡土建筑取材于贝灰沙夯土的传统及其良好的性能。潮汕贝灰沙夯土墙,一般选用黏性较好含沙较多的灰沙土,按3:1的比例加贝灰;有的还掺入红糖水、秫米浆,经过反复翻锄、拌和,达到“熟化”,再立模分层打夯。质量好的贝灰沙夯土墙连铁钉都难以钉人,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在打夯时要严格控制“三合土”的含水量,它是保证夯土墙质量的关键因素:含水少,则黏性差难夯实;含水多,虽然夯起来容易,但水分蒸发干燥后夯土墙易收缩开裂。通常营造过程依经验掌握控制“三合土”,以用手使力捏紧能成团,而抛下地面即散开为好,一般认为这样水分较合适。按传统方法,打夯过程中,在外墙转角处和“丁”字交接处,常常用竹片、木条做布筋加固,以增强墙角和整体墙面的刚度。

你是本文的第1844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居》
作 者: 蔡海松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