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30日,日军驻汕混成旅中的一部80多人从棉湖出发进犯梅峰安仁乡。当晚占据里湖,对圩内及周边村寨新地内富美村下园村和外洋村等奸淫劫杀。日寇的暴行激起民愤,国民党揭阳县长林先立组织了里湖和兴梅峰六仁乡和揭阳县的金坑钱坑等乡的民众武装包围在里湖圩的日军。由于民众武装缺乏战术训练和作战经验,武器装备落后,指挥不力,被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日军反包围,枪杀了男女村民148人。
    1月31日8时,日军抓捕下园村民陈忠水当向导,带他们往梅林(原属惠来县),必须经过和平村和桂林村。向导把日军带往松柏围村竹头村和竹林村往云落圩,使日军产生怀疑和警惕性。据说当日军到竹头桥是查看军用地图时,要经过木结构的松溪桥,桥边有一厕所。而竹头桥是石桥,且有一雨亭。
    日军到达竹头村时,该村民众已全部躲到竹头庵后面的山沟里。日军见前面山岭险要,恐怕有抗日武装埋伏。队伍便在竹头庵停止前进,派出三人前往侦查,有人往溪边大路,有人往山岗高处侦察。
    11时左右,员坡新老寨的民众都躲到村后的山里。老寨的年轻妇女刘眼清背着不满周岁的女婴往村前的溪畔洋,碰到了日寇的尖兵,欲将其凌辱。
    员坡新寨和福田村的抗日游击小组在詹铁的带领下追击敌尖兵。只看到一两个日本兵,以为是战败的散兵,为了消灭敌人。出动20多队员追击,日尖兵从溪畔洋过金丁笼往福田前拼命逃跑,跑到福田下黄坟地突然站住,两手高举打口哨,声似猿鸣。日大部准备吃饭,听到口哨声,立即丢下饭碗,架起轻重机枪向游击队员扫射。队员只顾追击敌人,而没有听到机枪声。詹义烈边跑边射击,冲在最前面,被敌射中两枪,子弹从左前胸穿过,下身中一枪。倒下后说:“我中弹了,把枪拿去!”滚了两滚,壮烈牺牲。队员前制跑去接枪,开了一枪就卧倒。全体队员都开火还击。由于枪支都是广东和汉阳造的陈旧步枪,有的队员只拿着刀,敌不过日寇轻重机枪织成的火力网。队员亚勤也被射中,受了重伤,三天后去世。詹阿焦被击断一手指,詹武诗受了轻伤。詹前制右腿被射穿。队员们被日军的机枪压得无法抬头,卧倒在麦地和番薯沟里匍匐前进,撤退到园坪村后、大陂等地。
    前制和益质撤到大陂,大陂沟两三米宽,山和堤的落差有1.5米高,他们一跃而上,跨过岗尾陇来到新寨后的河沟园己有四里路。碰到义烈的胞兄益勋牵着一头水牛牯往搭渡山走。前制才发觉腿部中弹,失血过多,已无法走动。益勋问前制:“我弟回来没有?”前制回答:“没看到,不知撤到哪里。”不敢实情相告。益勋把牛拴在树上,撕破衣服绑住伤口止血,并背着他到打石山。
    日军查看战场发现义烈身上背着子弹袋,还用刺刀捅了几刀。敌人看到新寨有条横堤,怕有埋伏,又派出几个小组搜索前进。走到大岭顶的棺材石山坡旁,日寇用军刀把带路的陈忠水劈为两半,并挖去双眼。
    这次小阻击战,我方两死三伤,但战斗把敌人注意力吸引到竹林村,使躲在竹头庵山后的数百竹头村民免遭劫难。
    詹义烈牺牲时年仅31岁,正当年青力壮,妻李阿苹改嫁,人亡家破,给年迈的父母造成沉重的精神打击。詹阿勤死后也是家破人亡。詹前制治枪伤花30多银元的医药费,几乎倾家荡产。这些烈士从来没有被列入日寇侵华杀害的伤亡人员统计数字,连一块墓碑都没有。普宁县原副县长、人大副主任詹益总在《竹林村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回忆文章中说:“队员詹义烈不幸中弹牺牲。詹义烈的保家卫国精神得到群众的极大赞扬,烈士业绩永留青史。”

你是本文的第56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8、9
作 者: 詹应炫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