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庵埠海关地界”碑是历史上庵埠设关的直接见证物。虽然这块地界碑没有时间落款,但根据该碑原来立于庵埠镇万和桥旁,结合潮海关档案“连杉街地图”,可知总口关址就在今庵埠万和路1号,前面庵江,左滨水吼溪,右临连杉街(又称万和路)。 庵埠总口曾数历劫火。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庵埠叛民李亚万纠众劫庵埠税馆,为练总陈铨所获,被磔于市。 咸丰四年(1854)约闰七月,叛民吴忠恕攻破庵埠,庵埠通判署及海关税馆均被烧毁。杨启献先生《〈庵埠海关地界〉碑寻根记》称: 《邓氏族谱》载咸丰四年(1854年)海关为吴忠恕烧毁,其址却应肯定。邓铁鞭老人回忆儿时听长辈说,建海关楼房时专门到大埔县采办杉木,此属重建,揣其时间,当在成立潮海关庵埠分关时,“庵埠海关地界”碑也应此时立下。 当时这座海关略成方形,坐东向西,立于潮澄交界处,襟庵江而带水吼溪,大门隔水朝庵埠寨,又有“大观楼”木匾高挂楼前,更显得建筑壮观。 从道光末年始,庵埠所处的韩江下游双溪口一带,淤积日渐严重,经多次疏浚,屡浚屡塞,而且随着大型海轮的到来,韩江出海支流已经不能适应外贸装卸需要,进出港口转移到了东陇、樟林口,既而转移到汕头口。 据杨伟先生翻译《汕头常关地位与工作报告》,咸丰四年(1854),两广总督批准在粤海关管辖下设立分关并实施相同税则。 潮州新设常关建在妈屿岛,称“潮州粤海新关”,其他旧卡口就变成了“潮州粤海旧关”,由此简称为“新关”和“旧关”。潮州府的税收由庵埠总口转到妈屿新关管理,因此,庵埠总口变为分卡。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按照户部的指示,设在汕头的潮州总口被潮海关接管。潮海关原拟接管50里内(指以洋关所在口岸为中心,半径50里范围内)的6个常关分卡——庵埠、梅溪、潮阳、澄海、水井和厦岭,但由于常关委员沈庆的反对而未遂。沈庆仍任常关委员,继续管理常关。 到了民国三年(1914),常关各分口分卡距离潮海关50里以内包括庵埠口等11个卡口,于1月1日由监督交由税务司兼管,炮台口也于10月31日被潮海关接收管理。 后来,庵埠口办公场所靠近连杉街地方租与顺成饭店、成裕杉行两家铺号经营。民国十六年(1927)四至六月,因扩建马路需要,顺成、成裕两号临街处被拆去宽10英尺、长60英尺,面积共600方尺,用于筑路。 民国二十年(1931)六月一日,庵埠口等卡口裁撤,庵埠口关产委托庵埠商会负责保管,该地面积共有13620方尺,建有正房24间,每间约100英方尺。到了民国二十一年(1932)五,该关产由承租该关产铺屋之顺成、成裕号两家出价5000大洋购买。 庵埠海关关产虽然已经出售,但“庵埠海关地界”碑仍竖于万和桥旁,到了1983年,该碑才被转移,镶到庵埠缅先亭的碑廊墙壁上,成为凭吊历史,发思古幽情的一处景点。 关史陈列馆筹建时,筹备办同仁邀请汕头文史学者曾旭波、纪相奎两位先生专门到缅先亭对“庵埠海关地界”碑及《奉宪示禁》做了拓片并在关史陈列馆进行展示,既充实了馆藏实物,也丰富了展示内容。
|
你是本文的第50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1、28 作 者: 周修东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