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国初期,农村不识字的人很多,据报道,成年农民不识字的人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在农村扫除文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号召,潮汕各地乡村也全面开展扫盲工作。县和区、乡设专盲专干,村有村委专管扫盲工作。1953年,笔者是小学5年级学生,被村里定为“扫盲教员”,直接参与扫盲工作,事情虽隔半个多世纪,但回忆起来历历如在眼前。 当年的扫盲工作,主要分两种形式进行,一是“耕读班”,上课时间是在下午正规小学放学后的四时至六时两个小时,学员对象是青年农民,他们既耕又读;二是“夜晚班”,主要对象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因这些人白天要看家和料理家务,夜晚才有空。开班之前,村党支部和农会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动员,挨家逐户做工作,使“扫盲”意义家喻户晓,村里用山林收入的公款为学员买了识字课本,每人还发给一支铅笔和一支毛笔,教师则是义务的,没有报酬。因此,报名参加学习的人很踊跃,笔者的家乡是小北山下一小山村,当年全村只有1300多人,报名者达210多人,笔者白天读书,当学生,夜晚当教员。大约在晚上7时许,村里设在大祠堂的学校便点好了汽灯,学员们络绎前来上课了,年纪最大的学员有60多岁,最小的也有30多岁,妇女占多,教学课本是识字课,第一课是“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教识字的同时,教员首先是教会每个学员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是学写自己的家乡,比如“广东、汕头地区、潮阳县、贵屿区、新坑村”等等。在夜校教师中,有一位至今仍受人尊敬和怀念的女教师,她叫刘婵娟,丈夫在外乡教书,她是家庭妇女,她主动报名当义务教员,当年已是40多岁,在婆家时是大家闺秀,高中毕业,本来随丈夫在外乡当教师,听说家乡要扫盲办夜校,主动辞职回乡当义务教员,平日里她教学员识字,既认真又有耐性,对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妇女,还利用白天登门辅导。而最感人的是当时有个18岁的小青年郭阿锦,母亲患病,父亲早丧,生活困难,从小失学,刘婵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他识字,帮他洗衣服,资助他买文具,阿锦在她的教育下认真学习,二年后经考试达到“脱盲”水平,比正规小学生进步还快,后来,阿锦去了香港办起了一家小工厂,他逢人便说:“我今天能管理企业,看懂书报,要感谢人民政府,特别要感谢婵娟老师。”他多次回乡看望这位年逾古稀的启蒙老师,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报答家乡帮助“脱盲”,还谢绝异国一些公司优惠的投资条件,而到家乡投资办工厂。 “扫盲”学习虽然不很正规,只教学员识字,谈不上学科技,但在人们的印象中觉得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有迈开第一步,才能走向未来,事实也是如此。当年的“脱盲”学员,后来有人参军,有人被吸收当了国家干部,都对当年的“扫盲”学习印象深刻,笔者曾和当地夜校学员,后来曾在上海市农业局当干部的郭镇坐谈,他说:参加工作填履历时,我填“扫盲毕业”,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凭着“根正苗红”,组织送我读速成中学,后又上大学,没有这个“扫盲毕业”,就很难当干部了。郭镇已经退休,年过八旬的他,对当年上夜校学习的情景谈起来还兴致勃勃,滔滔不绝。 至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因新一代青少年都有机会入学了,“扫盲”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
你是本文的第55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2、1 作 者: 郭亨渠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