錾刀代笔 质朴细腻——铜板浮雕画挂屏《郭子仪拜寿》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潮汕地区的金属工艺制品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之一,金银饰品、银锡餐具及茶具、日用铜器、铜制乐器、金箔、锡箔、铜箔等,传名于世,在一些地方还有以作坊行业命名的打银街、打铜街、打锡街、打铁巷等街名,历史上金属手工业的繁盛景况由此可见一斑。日前徜徉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展厅,玻璃橱内一幅铜板浮雕画挂屏《郭子仪拜寿》跃然眼前,令人为之驻足欣赏,细看落款,啊!这出自曾有“潮州金银工艺状元”之称的著名艺人刘元之手,于1963年在潮州银饰社时制作的。我在工艺美术行业工作已四十多载,久闻刘元之名,五十二年后的今天在这里有幸目睹其作品,不禁为之惊喜而赞叹,可谓不虚此行。
    铜錾刻亦称铜雕刻、镌刻、镂刻,是我国流传甚早的传统手工技艺,它不仅要求艺人们有较高的艺术天赋和精湛过硬的技艺水平,且心、手、力需通融配合。如今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进步,机械等新工艺、新技法的不断替代,铜錾手工技艺步入滑坡和衰退并濒临失传。然而,纯手工錾刻的铜工艺品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给人们以更接近自然、古朴的感觉,保持着一种原始的随意性,减少了造型、细刻上的重复而别具一格,究其因就是手工錾刻的很难有重复,大多属孤品,有着很强的艺术创造性,所以具有较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今赏读刘元的这件《郭子仪拜寿》作品宽23厘米、高34.5厘米,以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加工的铜薄板为原料,表现的是时值郭子仪诞辰,朝中文武官员及家人到汾阳府祝寿的热闹情景。由于是铜薄板的平面錾刻浮凸和阴刻,所以与木、石、砖等其它雕刻的层次、镂空是截然不同的,且铜錾刻工艺非常复杂,它是在纯手工直接操作下,利用铜板其柔软和延展之肌理特性,以錾刀代笔在铜板表面上錾刻,而将表现物象突出呈浮雕状,再进行细部刻划,从而产生出形象传神、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在审美处理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作品画面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男女老小、文武官员24人,神态迥异,分为上中下三组人物,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呼应,突出主题,构成一个整体,并巧妙地利用殿堂、圆门、围墙、树木、假山、栏杆等建筑物的藏与露、横与斜来拓展空间,增强透视感,显其场景的宽阔,有画尽而意不尽之妙。且看这汾阳府里怪石嶙峋,青松挺拔,柏树拂檐,绿竹婆娑,鲜花盛开。殿堂之上的郭子仪夫妇容光焕发,居中端坐,落地“双喜”字幅位于身后,案桌上煊炉香烟缭绕,在其后面两个侍女手执掌扇,三个顽皮孩童竟爬在大堂上的窗口观看,饶然有趣。大堂前面的台阶和宽阔的院中,正、侧、背等身姿的文武官员、太监及家人,有男有女,或拿扇子、或执如意、或持拂尘、或端果盘,有的谈笑风生、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手舞足蹈,姿态各异,动静不一,互为呼应,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令人赏心悦目。
    说了那么多话,坚硬的铜板是如何变成巧夺天工的浮雕工艺品呢?铜錾刻其手工技法难度较大,是当代蚀刻和激光烧刻无法代替的工艺,即便是机械制作也不能取而代之。要让铜板变成浮雕画,松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松香很脆需溶解后加入填充粉末和油,在火炉上用慢火进行搅拌,注意掌握好火候,经过处理后的松香不易脆和硬。然后将松香倒在木砧上铺平,将铜板放在加热的松香上进行软化粘合固定。接着运用小铁锤、錾子等工具,在松香变硬时对所有表现物象起线条,铜板翻过背面后用“火枪”对松香加热使铜板变软,将物象錾凹(沉),在正面看就是凸(浮),反复这一过程,直至正面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表现树木、殿台和人物脸部、衣纹、饰样等都是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时,按轻、重、快、慢进行錾刻的,锋利的錾刀刻出的纹样较为细腻,而不锋利的錾刀錾出的纹样则较圆融,这主要是看錾子的功夫和手指技巧的变化运用,游走自然,达到錾有錾的风格,刻有刻的风味,结合起来则巧妙无穷,功夫十分了得。
    刘元(1886-1972)是潮州市湘桥区人,幼年随父学艺,擅长平錾和浮雕立体摆件,18岁时曾制一件边长30厘米的金饰花瓶,被选参加南洋劝业会展出并获三等奖,从此有了名气。新中国成立后,他与许锡奎合作用铜锻制成《潮州湘子桥全景》,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后期还制作《屈原》、《麻姑献寿》、《八仙过海》等作品被潮州市博物馆收藏。

你是本文的第58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4、12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