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潮汕文化》版发表了江哲聪《沟南文史展览讹误辩正》(第612期)和沟南许地文史研究会《关于宋潮州七贤许申史料“讹误辨正”的再辨正》(第617期)两篇文章,细读之后,谈些看法与两位读者商榷。 两位作者争论的焦点牵涉到一个历史名人和一个历史事件,那就是王安石及“王安石变法”,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在浙江鄞县等地任地方官多年。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政治改革未被采纳。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北宋中叶财政困难,社会矛盾日深,又受辽、夏的威胁,神宗帝希望通过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纾解封建统治危机。为此,神宗帝任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事,在军事方面有置将、保甲、保马法和设置军器监。王安石推行新法,曾使农民负担稍有减轻,国家收入有所增长,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然而,新法的推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被迫辞职,任江宁知府。翌年复相。九年(1076)再罢相。神宗帝于元丰八年驾崩(1085),新法亦被废除。 《潮汕百科全书》666页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朝廷推行王安石变法,许申上书陈新法弊端,有违皇帝旨意,被撤去刑部郎中之职。”其所记载是否确切?现摘录两则史料供考证。 其一,张扌为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在“许申”条目下曰:“许申,宋潮州潮阳人,字维之。真宗大中祥符初举贤良,授校书郎。历知韶、吉、建州,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江西等路转运使。尝因灾异言事,极诋时弊。官终刑部侍郎。”(见《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36页)这里记载许申因灾异言事,但没有说明何时因何种灾异言事,并未提及因王安石变法言事而被免去官职。 其二,指出许申不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致仕,并非江哲聪最早提出的,饶宗颐总纂《潮州志补编·人物志》就有明载。《人物志》是温丹铭分纂。温丹铭先生是饶宗颐教授父亲饶锷的恩师。关于此书江哲聪文中曾有提及,但他引文不规范,哪些是温丹铭的话,哪些是他自己的话,混淆不清,主次不明,使读者难予分辨。现将温丹铭分纂《人物志》“许申”条目有关原文照录如下:“《潮阳旧志》云:神宗朝,王安石用事,灾异迭见。申(许申)上书极言新法不便,忤旨坐谪。今县志因之,府志亦采其事,《海阳卢志》复据之。考申(许申)大中祥符登第。”“申(许申)登第时,至少当二十余岁,至此盖已九十岁,必无尚在朝言事被谪之理,其为后人附会可知。”(见饶宗颐总纂《潮州志补编·人物志》,潮州海外联谊会编,2011年,1288——1289页)温丹铭是潮汕大学者,以考据学而闻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对国内一流大学者郭沫若、罗振玉、王国维、吴其昌等著作有误者,著书立说加以纠正。温丹铭对地方志有误者予以纠正属情理之中,也为研究潮汕历史人物的专家、学者和读者提供了一条颇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沟南许地文史研究会文中云:“许申任官约67年,历经三代帝皇,可谓‘三朝元老’。”这里也有商榷之处。《辞海》在“三朝元老”条目注释:“元老,旧时对年老大臣中德高望重者之称。三朝元老,指历事三朝的重臣。《后汉书·章帝纪》谓太尉赵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25页)按照沟南许地文研会文中所列,许申大部分时间任地方官,最后官至刑部郎中(一说刑部侍郎),称他为“三朝元老”,似乎称誉过高。依我看,说许申是宋朝名臣,更符合史实。 总之,许申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北宋名臣,列为唐宋潮州八贤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综上所述,旨在与两位作者商榷,同时也为热心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和读者提供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