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仔肩书“崇耕亭”轶事 最新 图1张

    在澄海溪南镇南砂西社村林氏二房祖祠,笔者发现祠中收藏着一块由民国时期知名民主进步人士林仔肩亲笔题写的“崇耕亭”石匾,由此了解到林仔肩题写这块石匾的一些幕后故事。
    据史料记载:1922年8月2日夜,潮属沿海遭遇大雨水及风灾,祸及潮阳、饶平、南澳、汕头,而澄海受灾最为严重。全澄海四分之一面积受淹,毁坏房屋4万余间,决堤5万丈,漂没2万6千余人,受灾240余乡,受浸田园18万7千余亩;灾后,澄海县政府设立了救灾公所,县长李鉴渊安排周之松等人协助查明灾况,发动社会各慈善机构和海内外赈灾团体给灾区伸出援手。当时海内外慈善机构及侨胞对救灾非常热心,除了赈济衣食外,还组织救生队、搭建临时医院,共捐资19万余元,使灾区尽快恢复生产,民众得以休养生息。
    时隔八年之后,民国十九年(1930),崇心善堂总理林诞彬又以善堂名义出资在南砂新乡明德里之北建造“崇耕亭”,旨在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乐施好善,懂感恩知回报,知书识礼,勤耕力作,以及对未来民众生活寄予殷切而美好的期望。有感于此,其胞兄民国澄海首任教育局局长林仔肩(字诞彰)特亲笔题写“崇耕亭”,并书撰柱联:“崇尚圣贤也神也农,耕读传家宜子宜孙”。
    新中国成立后,崇耕亭被毁,而这块林仔肩题写的“崇耕亭”石匾,则被明德村林氏族人林耀民所收藏,一直未被外人所知。直到最近南砂林氏二房祖祠 修缮,在征集各种相关文物资料时才被发现。经征得林诞彬之孙林正球、林正灿、林正塑及收藏者同意和支持,于2014年3月15日运往二房祖祠收藏并供世人 观瞻。最近经澄海博物馆及文博研究有关人士考证,认为这是一件难得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链接 林仔肩的传奇一生
    林仔肩(又名:希伊、梁任,字:诞彰),生于同治五年(1866),民国二十五年(1936)病逝,终年71岁。清秀才,爱国民主人士,开明士绅,民国初澄海第一任教育局长。他忧国忧民,热心办学,坚强不屈,好交名士,光明磊落,是潮汕罕见的传奇人物。
    光绪十四年(1888),林仔肩因不满慈禧荒淫无道、祸国殃民,撰文上书斥责,并刊登于《汕头图画新报》,文中一句“生虽贱而知礼,妇虽贵而常淫”让清廷震怒,下令通缉。他虽避难于香港半年多,却以其名片(名片右角印上文字“西太后除名的生员”)显示不屈。
    甲午战争时,清廷腐败无能,对外妥协,国势衰败,林仔肩积极拥护康、梁推行变法维新,与他们往来结交,并在其手杖刻字戏称自己为“康门走狗”,在潮汕各地奔走宣扬。戊戌变法(1898)时,六君子遭难,他著文祭唁,文章在社会广为传播,世人尊称他为第七君子,清廷闻知,再度通缉。
    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时(翌年袁世凯称帝),林以其政治敏感而对袁发出警告。他在汕头《掞华报》发表文章声讨。事后被潮梅镇守使吴祥达逮捕押解广州,得梁启超电保才释放。
    1934年,林仔肩到汕头绥靖公署抗议军队在冠山乡枪杀百姓及奸淫掳掠而被军长李扬敬逮捕入狱。1936年林仔肩逝世,在鸿沟乡振华学校任教的陈淡如代林氏族人撰写挽林君联:坚强为遐迩同钦懿行洵堪流芳千古,才德有子孙克绍先生可以含笑九泉。与此同时,香港《大公报》也发表专文纪念,其中有“世 人不可无此人,世人也不可多此人”一句,对林仔肩传奇一生做了高度概括。

你是本文的第57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6、13
作 者: 陈耀贤 文/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