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里祭奠13位潮籍先烈 烈士亲属70余年后首寻亲人事迹 最新 图1张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投降69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一天,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迎来了一群潮汕人,他们是已发现13位潮籍抗日空军烈士的后人。
    70多年前,为了保家卫国,驱除日本侵略者,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这13位潮籍飞行员就在那场惨烈、持久的卫国战争中牺牲。然而,这么多年来,后人对他们的事迹并不清楚,有的甚至不知这些抗日英雄葬身何处。直至去年,潮籍飞行员陈民的儿子陈任奎终于在各方帮助下,在南京的抗日航空纪念馆找到父亲的“下落”,才最终促成此行,共有8位飞行员的家属和亲戚一同前往南京吊唁先辈。藉此,其中一些潮汕籍飞行员的抗日故事也都得以还原。
    据悉,本次南京行所寻得的烈士资料,除了能给家属一点慰藉和留念,还将影印一份归入即将开辟的潮汕抗战纪念馆,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
    核心提示  奔赴南京缅怀先烈告慰抗日英灵
    8月15日上午,连续几日阴雨的南京晴空万里。汕头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汕头市委会主委方展伟,汕头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黄羡章,部分潮籍抗日空军飞行员的家属和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一行人,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内的抗日航空烈士公墓,举行简单而庄重的祭奠仪式。
    在抗日航空纪念碑前,全体默哀一分钟,又向所有长眠于此的航空烈士三鞠躬,随后,大家为70多年前牺牲的13位潮籍飞行员逐一献上花圈。看着自己的先人得以在此安息,亲属们心中都甚感安慰。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里,自己的先辈就安葬于此。
    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汕头市委会主委方展伟在祭奠仪式上说,70多年前曾参与抗日战争的老兵们,让我们认识了民族大义。他们在国家有难时放下一切利益,在危难关头不分阶级、不分党派、男女老少一致抗日,这就是大义。尊敬、优待老兵应该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民族的责任。近些年,出现越来越多关爱抗战老兵的民间组织,政府对幸存老兵的生活现状也加以重视,2010年国家向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2013年民政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
    方展伟表示,这次活动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这次活动中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们的行动也令他感动。志愿者们正通过自己的行动,将先辈们的精神发扬光大。而这次发现的潮籍空军烈士数量之多也令人意外,除了这13位飞行员,肯定还有一些尚未被发现或未牺牲的空军飞行员。空军在当时属于先进军种,不仅要身体素质好,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人口不多的潮汕地区,在抗战期间能涌现这么多飞行员,也是潮汕地区的骄傲。
    70多年后终在纪念馆“找到”先人
    据介绍,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始建于1932年,一大批空军阵亡烈士安葬于此。日军占领南京后,公墓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得以恢复,并将散于各地的英烈遗骸迁葬于此,有的则建立了衣冠冢。“文革”期间公墓再度遭到破坏,于上世纪80年代重修。记者跟随家属们找到了黄居谷、蔡志昌的衣冠冢。
    而抗日航空纪念碑于1995年建成。主碑后面排列着30座弧形的黑色英名碑,刻有3304名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苏联、美国、韩国航空烈士的英名、生卒年月等。13位潮籍飞行员的英名皆在其中。
    祭奠仪式后,家属们来到刻有各自先人名字的英名碑前,鞠躬祭拜,抚摸着碑上那一行简洁的文字,个中感受,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今年78岁的陈任奎在刻有父亲“陈民”名字的碑前,久久伫立、凝视不语,随后对着碑深深鞠躬。陈任奎说,这是他第三次来纪念馆,去年首次到来时,他首次得知了70多年前牺牲的父亲的事迹。这一次前去祭奠,他的心情更加激动,他的内心既悲愤又快乐。有这样一位为国牺牲的父亲,他感到非常自豪。
    1937年在保卫南京领空牺牲的烈士黄居谷的衣冠冢还完好地伫立在公墓里。正当其他人都忙着在英名碑中找名字的时候,其孙子、孙媳妇早已找到祖父的衣冠冢,小心地擦拭掉上面的灰尘……
    黄居谷是13位飞行员中少数有儿孙后代的。当年他们为国牺牲时,都才20岁出头,许多尚未成家,这次前往祭拜的是其兄弟的后代。另一位前往祭拜的亲属李成浩告诉记者,他的祖叔父李鹏翔祖籍澄海,牺牲前就尚未成家。当时祖叔父是空军,长得又英俊,很多女孩子都喜欢他,可是他投身军队,心知会有牺牲的一天,所以不敢娶妻。
    承接烈士档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除了祭奠仪式,活动当天还举办了简单的资料捐赠交接仪式。丁涵把其收集到的伯父丁寿康的资料捐赠给抗日航空纪念馆。除此之外,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黄羡章告诉记者,征得纪念馆同意,他们将影印13位烈士的资料回汕,作为将来拟开辟的“潮汕抗战纪念馆”展览资料备用。潮汕抗战纪念馆除了收集当地烈士的资料、遗物外,还将收集潮汕全国各地为抗战作出奉献的潮汕籍英烈的资料、事迹。尤其是作为新军种的空军,在当时挑选严格,能入围的人数不多,而这13位潮汕飞行员能入选,为国做出贡献,是我们的骄傲,能收集他们的资料,将使馆藏更为丰富。
    黄羡章表示,这次祭奠活动既缅怀先烈、告慰英灵,也体现我们传承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慎终追远的美德,无论什么时代、人物,只要为国家做出贡献、牺牲的先辈都不能忘记。这次承接13位烈士的档案,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继承、发扬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我们纪念先烈,更要通过宣扬他们的事迹来教育青少年,为民族的振兴积极努力做贡献。
    ■ 链接  那些尘封了70年的抗日故事
    这次前往南京祭拜的家属、亲人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南京,第一次知道先辈的英雄事迹,一些尘封了70余年的抗日故事首次被揭开。
    故事一 彭湃妻弟空战中牺牲
    揭阳籍的许晓民原名许玉书,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澎湃的妻弟。他18岁那年考入南京空军学校,毕业后被派往美国进行短期培训,后回国参战。1943年2月,日军轰炸四川万县,许晓民驾驶飞机参与此场战役,不幸遇难,遇难时只有28岁。
    现年40多岁的许典隆是许晓民的孙子。他告诉记者:“实际上,我爷爷18岁参军,28岁时牺牲,其间没有结婚,更没有后代。许晓民牺牲后,家族里的一名男孩被过继到许晓民的名下,以传系香火,这个男孩,就是许典隆的父亲。
    “这些年,我们家族也在寻找爷爷抗日资料,”许典隆说,此次能够跟随大家前往南京吊唁爷爷和他的战友,可以说是得偿心愿,并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继续让家族后人知道。
    故事二 抱着必死的决心升空
    祖籍潮安的丁涵说,过去的十多年中,丁家人都在努力寻找其从未谋面的伯父丁寿康的故事。丁寿康是空军第4大队21中队少尉飞行员。1940年的一天,他接到命令升空迎战日军轰炸机。战斗中他的座机不幸被击中,他腿部中弹,被迫弃机跳伞,后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为收集伯父的相关资料,他去过了国内外很多地方。1991年,丁涵到泰国探亲,在曼谷的爷爷丁季平(亦即丁寿康的叔父)家中找到一个精致的飞行员皮箱,箱里放着丁寿康的64封战地来信和一些老照片。当年,丁寿康与丁季平几乎每个月都会通信,而这个装信的箱子也被丁季平视为珍宝,他甚至嘱咐家人“家里着火了,什么都不管也要把这个箱子带走”。
    “读完这些穿越了70多年的战地来信,几乎可以触摸到他的内心。”丁涵说。在1940年的几封信中,丁寿康告诉丁季平,宜昌失守,空战已进入白热化。“每月都有战友牺牲,每个人上天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丁寿康在信中说。
    故事三 南京空战中英勇牺牲
    黄居谷,原名国盘,生于1910年,揭西县河婆马头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侵略者大举进攻,战火迅速蔓延至华东一带。黄居谷曾多次率机在南京和上海一带上空,迎战日本机群,当年,日寇飞机数量多,每次都是成群出动。黄居谷驾机迎战,曾一次击落日机3架,立下了卓著战功。
    1937年9月19日晨,日寇出动飞机48架空袭南京。空军第三大队八队分队长黄居谷和大队长蒋其炎一起,率机15架在镇江上空迎击来犯之敌,与日军机群恶战长空,重创敌机,击落7架。黄居谷英勇异常,以一架独战日机3架,击落日机一架后,敌人恼羞成怒,用五架飞机围攻黄居谷。在众寡悬殊情况下,黄居谷的座机被日机击中,身中3弹,在南京郊区坠落,不幸殉国,年仅27岁。当晚,民国中央电台的广播:“敌机48架大举袭京华……我方黄居谷、戴广进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翌日,中央空军司令部唁电慰问家属,并发抚恤金大洋3000元。

你是本文的第97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4、8、20
作 者: 周晓云 文/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