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蒋介石调集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致使苏区与中共中央的联系通道遭受破坏。1930年9月,中央为加强与革命根据地的交通联络,将中共中央军委交通总站改为中央交通局,同时将外交科归并于交通局,直属中央政治局,由周恩来、向忠发、李立三、余鸿泽、吴德峰组成秘密工作委员会具体领导,吴德峰任中央交通局局长。 在周恩来的部署下,中央交通局开辟了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闽西永定到江西瑞金的秘密交通线,秘密交通线设香港、闽西两个交通大站,汕头等三个中站。在长达4年多的运作中,作为重要一环的汕头交通中站,承担了接待中共重要领导人过往和重要物资经转的重任,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设置两家商铺 执行同一使命 1930年底,中央交通局派出中央南方局秘书长饶卫华在香港建立香港交通大站。同时,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通过局内同志黄然在上海中法药房的亲戚,来汕头市镇邦街7号开设了中法药房分号,表面上以销售“胃宁”、“龙虎人丹”、“艾罗补脑汁”等成药为主,实则是中央交通局汕头交通中站。 陈刚头脑冷静,机智灵活,工作卓有成效。在汕头,他曾护送中央领导人及许多重要干部转赴苏区根据地,几次向红军转运奇缺药品和器材。1931年4月,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汕头中法药房的交通站随即停用。陈刚返回上海后,开设木器店作为中共的秘密联络点,负责党中央与国际、国内交通联络。同年9月继吴德峰任中央交通局局长。 “1931年初,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和部署下,开辟了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闽西永定到江西瑞金的秘密交通线,并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到汕头市建立绝密交通站。为确保任务的完成,他们以上海客商的身份,在汕头海平路86号(解放后改为98号,现97号)建立了一家专营批发的电器材料公司(即‘华富电器材料批发行’),作为公开职业掩护。站长陈彭年任‘经理’,顾玉良任‘会计’,负责和东江特委的交通联系,把由上海来的同志和苏区急需物资交东江特委交通员转送苏区。罗贵昆为‘职员’,负责外部联络交际。”(参见顾玉良《汕头交通站建站情况记忆》)笔者从另一渠道获得的资料是:陈彭年、顾玉良和罗贵昆三人,化装成上海商人,携带经费,到汕头建立秘密联络站。他们到汕头后,住在位于怡安街的南京旅社,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备,开设了一家“华富电器材料公司”,专营批发,不搞零售。陈彭年是山东人,个子高大,穿上长袍马褂像个资本家,由他充当经理,顾玉良是会计,罗贵昆年轻,是广东梅县地区人,能讲当地话,在汕头也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就由他担任公司职员,负责对外联络和交际工作。还雇用了一个不足20岁的青年,专干些烧火、做饭的杂活。交通站成立后,立即派顾玉良与东江特委取得了联系,双方规定了在汕头的接头地点和联络暗号,指派了专职交通员。中共中央给中央苏区的物资,都先运至这个交通站,再转交东江特委。同时,这个交通站还负责护送中央委员以上的领导干部。 汕头交通中站一直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才撤销。 汕头交通中站 党史永留记载 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闽西——瑞金的秘密交通线是中央苏区对外通信的重要窗口和物资补给线。在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之下,中央苏区的物质条件非常艰苦。“党中央和周恩来十分重视在物资方面支援中央苏区,汕头交通站充分利用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作为输送物资的总枢纽,除积极釆办物资外,上海、香港等地釆集的物资也通过商业活动或社会关系运到汕头(一些重要器材则由交通员携带),然后转运中央苏区。据不完全统计,这条交通线先后输送食盐、布匹、药品,以及电讯、印刷、军械器材等约300吨。”(摘自《中共潮汕地方史》)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交通站的工作是相当危险的,随时有献出生命的可能。笔者就听过这么一回事:1932年末,中央交通局派出专职交通员熊志华从上海运送电台配件到汕头,住进了位于怡安街的南京旅社,等候与前来接应的老陈见面。当晚,汕头全市戒严,传言要抓一个从外地来的共产党人。警察、宪兵轮番3次前来搜查,熊志华沉着冷静,巧妙应付,在旅社“伙计”的帮助下,终于闯过险关。 汕头交通站坚持了4年多,其间曾护送干部到中央苏区,规模比较大的有3次。第一次是1930年冬至1931年春夏间,党中央抽调一批领导干部到中央苏区,经汕头前往的有任弼时、刘伯承、项英、左权、邓发、肖劲光等100多人。据当年曾在上海中央交通局工作的饶卫华回忆录载:“1930年9月至12月期间,香港交通总站转送到闽西的同志共有几十人,大多数是从上海党中央送来的。他们是叶剑英、左权、肖劲光、傅钟、李俊杰(李卓然)、蔡树藩、徐特立、张爱萍、朱瑞、刘伯坚夫妇、顾作霖夫妇、李六如、贾拓夫等同志。”第二次是1931年顾顺章叛变后,严重威胁着在上海的党中央和直属机关的安全,中央决定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同志先后分批转移至苏区。在吴德峰回忆录中,有这么一段叙述:“1931年3月下旬交通局长吴德峰召集李沛群、卢伟良、肖贵昌、饶卫华(君强)、潘云波(先甲)等同志开会,根据中央指示,护送干部来往,保证交通线的安全和通畅。周恩来同志是由肖桂昌、黄华随同由上海坐船至汕头市,经上海中央交通局单线联系的一个绝密交通中站(负责人陈彭年绰号‘大块头’)坐潮汕火车到潮安,然后乘电船到大埔县城后,转乘开往虎头沙的小电船到青溪交通站……”第三次是1933年1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难以立足,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经汕头前往的有博古、陈云、李维汉、林伯渠、谢觉哉、瞿秋白以及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等。到1934年10月,共有200多名领导干部经过这条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 另据记载,当时与汕头有关的交通线还有几条,其中有原东江特委联系饶和埔苏区的交通线(由汕头市——澄海县——饶平县黄冈镇——福建平和县——广东大埔县——福建永定),但这几条线先后都遭破坏。到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前后,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闽西——瑞金这条交通线成为通往中央苏区的唯一通道。 旧址尚存成危 亟待尽快修复 这条著名的“红色交通线”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党在白区工作的成功范例。而汕头交通中站在这条“红色交通线”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旧址具有历史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是潮汕革命历史过程的再现,当属革命文物保护之列。 然而,当我“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两处“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却多少有些失望——镇邦街的“中法药房”旧址,如今己是面目全非,眼前是一排自建的四层住宅建筑,楼下是商铺,据知情人指点,“中法药房”旧址就在现挂7号门牌至11号门牌之间。而位于海平路三太市后街巷口的“华富电器材料批发行”旧址,这座尚存的三层建筑,保留着昔年骑楼建筑的特征,但此时己是人去楼空,门口被一堵土墙封掉,墙上刷有“97”和“危房行人勿近”字样,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实在令人深感婉惜。镇邦街的“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已荡然无存,但海平路的“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尚在,市民呼吁文保部门对这处旧址的保护不要停留在书面上,应尽快将其列入“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抢救、修复和利用,这可是汕头现存为数不多革命历史的见证。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