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澄海中学向来重视素质教育,力倡以美育促进智力开发和品质陶冶。版画教学是该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学校便出版有《澄中版画》集,用版画艺术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声,宣传抗日救国运动,为后来澄海版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澄海成为闻名全国的版画之乡作出重要贡献。 1939年6月,日寇进攻粤东,汕头市、澄海县城相继沦陷。日寇在澄城实行惨无人道的3天大屠杀,被害平民700多人。在铁蹄蹂躏、黑云压顶的血腥恐怖中,莘莘学子求学无门。1940年9月,澄海中学被迫从澄海县城撤到沦陷缓冲区,相继借用澄海樟林风伯庙和饶平县东官村王氏祖祠复课办学。在忍饥斗寒的日子里,学生们一边上课,一边在进步美术教师洪风的指导下学习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创作,读书不忘救国,以木刻版画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同学们将创作出来的一幅幅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张贴在各班的壁报上,或刊登在对外的宣传栏上,表达抗日救国之情。1940年末,由于累积了不少作品,廿六届学生决定选择一些好的作品编印成册,分赠各同学,互相观摩,亦分送邻近各中小学及单位。在洪风老师的亲自指导下,连续出版了三期《尖兵木刻》的期刊,每期汇集作品20幅左右。1941年春,澄中各班同学学习版画的情绪都很高涨,学校决定成立“澄中美术研究会”,向各班征集优秀稿件,出版全校性刊物,进一步扩大宣传抗战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编辑、印刷、装订工作,1941年6月,《澄中版画》第一期出版面世。 《澄中版画》集共汇编廿五届、廿六届、廿七届三个班学生15人的21件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战地归来》(蓝继权)、《运输队》(张淑初)、《救护队》(杨冠禧)、《慰劳》(杜联洽)表现人民积极支前抗战;《瞄准》(陈楚生)、《莫让敌人进前一步》(张淑初)、《守卫》(李楚宜)反映直接对敌作战的场面;《狂炸后》(李楚宜)、《澄海大屠杀》(李绍纲)、《饵》(吴楚练)、《别忘记咱们的大仇敌》(杜联洽)、《幽默的凯旋》(林世民)、《敌人的赐予》(陈亿章)揭露敌人入侵澄城,实行“三光”政策暴行的纪实性场景;《耕》(黄孝直)、《教育民众领导民众》(林卓云)表现战士前方英勇作战,后方积极生产;《吞得下吗》(王人勃)、《鲁迅》(陈楚生)、《战争何时停》(张景仪)、《怒吼吧!敌国里的友人》(黄汉权)则是长民族气概,灭敌人威风。即使是静物《小品》(王人勃),也通过一花一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爱国爱乡的热忱。当时交通中断,信息封闭,有的学生还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自己动手组装收音机,终于听到前线战事的消息,创作了反映中、美、英盟军从缅甸挺进云南边境,击溃日寇,节节胜利的《不好惹的狂风》(陈楚生)等作品,起到及时的宣传鼓动作用。 《澄中版画》集当年手拓本仅印发110份,作为抗日传单,寄发全国各地。这本珍贵的抗日史料历经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沧桑,现仅存孤本,藏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资料室。1983年5月7日至16日,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李桦教授在广东画院秘书长、著名版画家王立,北京美术史家李树声先生等的陪同下,应邀到澄海县文化馆为“潮汕版画会年会”举办版画艺术讲座。一天晚饭后,时任澄海县文化馆馆长、潮汕著名版画家、美术评论家蔡仰颜先生陪同李桦教授等人散步,经过澄海中学时,李树声先生望着澄海中学校门石牌匾问道:“澄海中学是否简称澄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藏有一本1941年的《澄中版画》,是否出自这里?”蔡仰颜先生当即称是。李桦教授他们回京后,寄来《澄中版画》集的复印件。蔡先生如获至宝,立即复印了20多本,分送有关领导及单位,查证作者,使湮没40多年的手拓版画重现人间。 《澄中版画》出版面世,标志着澄中的美术教学紧跟时代步伐前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画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战火连天,沧桑巨变的历程中,绝大部分刊物已消失了,却仍有孤本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被发现。它可能是我国目前硕果仅存的一本抗日战争时期由敌后中学生自刻、自编、自印,宣传抗战的版画集,这将填补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将美术教育用于抗日救亡史的空白。 2003年2月,在老校友的关注支持下,澄海中学重印出版《澄中版画》手拓本,为建校88周年校庆献上一份弥足珍贵的厚礼。中国美协首席顾问王琦为再版版画集题签,陈望、杜应强、曾照歆、李锦堂等版画名家也纷纷泼墨题词。再版版画集中还附上每幅作品创作背景的说明文字及部分健在的版画原作者的回忆文章,无疑是对这本画集原作精神的标注和阐释,使《澄中版画》重显风采。 《澄中版画》再版面世,见证了日寇侵占澄海的罪行,再现了澄海当年遭受的灾难,歌颂了澄海人民抗击日寇侵略者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表现了澄海中学先辈校友在战争年代艰苦奋斗,读书不忘救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它是一曲抗日救亡的铿锵之歌,更是一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难得的形象化乡土教材。它的再版面世,也为澄海版画艺术之乡追溯源流提供见证,把澄海版画创作的历史往前推进了60多年,为研究潮汕、广东乃至中国美术史、版画史提供很有价值的重要史料。 《澄中版画》收入的作品正如鲁迅先生上世纪30年代评第一代版画家时所指出:“这些作品,当然只不过一点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70多年过去了,澄中学子出现了第二、三、四、五代版画家和后继者。从澄中起步的学子不少已经成长为省内外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版画家和艺术家,有的成为教授和博士,有的在全国最有权威的美术大展中屡获佳奖,有的被授予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澄海已成为版画艺术之乡,群众和学生崇尚美术,蔚然成风,涌现了一大批学生版画群体,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了大量美术人才。
|
你是本文的第48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5、16 作 者: 陈卓坤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