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撰写的《围海造田,廖氏打造光华埠》见报,由此结识了家住光华埠的廖伟琳先生。廖先生现已87岁高龄,从小就在光华埠长大,亲眼见证了光华埠的开发过程,是光华埠的“活地图”。如今老人是人老心不闲,正在到处奔波,收集资料,续写廖氏族谱。近日,我再次拜会廖先生,听廖先生讲述当年廖氏宗亲开发光华埠背后鲜为人知的旧事——

    光华埠,从海滩到工业基地

    光华埠位于汕头市区西北部,东临梅溪河,西接西港,东靠厦岭港,北至浦大学路及新乡,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此地由泥沙积聚而成,是汕头埠最早露出海面的沙脊地。从明洪武八年出版的《三阳地图》上就看到,当时这里露出陆地的部分已形成较大的渔村,名为“厦岭村”。至20世纪初,厦岭向海边延伸的光华埠部分仍是一片海滩地(图①)。

    据《汕头市志》载:光华埠是“1916年,地主廖鹤洲在这里筑堤围塭”而形成的,后又创建廖氏新村。1921年,廖鹤洲在耀华港畔(后来的光华埠教养院内)建起“耀华火柴厂”,后来耀华火柴厂易主而更名为“光华火柴厂”。由于光华火柴厂的缘故,这片新开发的海滩地就被乡民称为“光华埠”,逐渐成为一个地名。原建在厦岭港出海口处的“耀华桥”,1950年改建后便更名“光华桥”(图②)。接着,又出现了光华路、光华新村……

    民国时期,连年的内乱使光华埠变成野蔓丛生的荒沙埠和乱坟岗。解放后,市政府决定开发光华埠,1951年秋,一支数百人的劳动队伍开进光华埠,迁走乱坟,平整土地,变荒冢为良田,建立了光华农场,盖起了一批职工宿舍。同时又规划建设工业区,先后有147家工厂在此落户,仅国营工厂就有橡胶厂、鱼露厂、立德粉厂、塑料厂、肥皂厂等,其中占地最大的是造船厂,面积200多亩;一些家庭作坊式的街道生产组也相继搬到这里,逐渐形成了汕头重要的工业基地。

    围海造地,开汕头利用侨资之先河

    廖先生告诉我,光华埠是在1916年(民国五年)动工开发的,整个工程的经费主要由廖杰夫、廖葆珊、廖公圃、廖鹤翔等海外华侨提供,由廖鹤洲担任总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实施。

    廖鹤洲(图③),老家饶平县黄冈镇。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政府,在1912-1915年间先后出任广东国民政府琼山、顺德、三水三县县长,广东省咨议局议员,广东临时省会议员,在任期间勤劳政务、政声卓著。后因不满袁世凯复辟帝制,愤而辞去公职回乡,决心走实业救国道路。廖鹤洲办事认真,原则性强,生活非常俭扑。先后入选暹侨赈米潮汕委员会委员,担任潮安韩江治河指挥部协理。在担任开发光华埠总经理期间,尽管掌握开发实施的大权及大量资金,他本人自始至终都在市内五福路68号3楼租房子居住,几十平米的房子住了全家6口人。

    开发光华埠,廖鹤洲上任伊始,首先理顺人际关系,花巨资向当时的政府购买了厦岭下游延伸的约5000亩海滩,用于围海造地。那时厦岭往海边一带全是沙滩和烂泥,退潮时才有一些沙滩露出水面。

    围海造地是一项花钱多、费时长而且工作强度大的工程。那个时期没有机械设备和汽车运输可言,每一块石头开釆出来,根据工程的要求加工成各种规格,然后通过河道用船运到工地。围海造地首先从厦岭港开始向南至今造船厂尾端,再向北沿西港河至现在的大学路,然后折向东到原潮汕铁路西侧,修筑一条基底宽2丈、深2丈,地面高1丈、长约10余里的石头海堤,筑堤工程由河浦人黄佳德负责施工。他们定期将工程进展情况拍成照片寄往南洋,经廖杰夫及廖葆珊等人认可后结账。其时所用的资金都是从南洋用船将银元直接运到汕头,用于工程开支。围海造地工程从1916年开工,到1937年抗战前基本完成,此项工程开创了汕头利用侨资围海造地的先河。

    石堤围起来后,土质虽肥沃,但由于太咸无法耕作,抗战时期只好先把地分给村民种红薯、红米和蔬菜,用以解决饥荒温饱,这在当时粮食奇缺的情况下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引入韩江水稀释盐分,才开始种上水稻。

    围海造地工程基本完工之后,建设工程接踵而来。由于参与开发的投资者有的已逝世,有的因事业遭受战争破坏尚未恢复过来,资金的投入一时成了难题。此时的廖鹤洲知难而进,先是争取潮汕族人的支持,进而确定光华埠的性质属于华侨开发、建设用地,成立了以潮汕廖氏知名人士和企业家组成的9人“光华埠廖氏华侨自治村”临时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筹备建设廖氏大宗祠和学校,招商开工厂及落实居民区规划和开发等工作。

    作为光华埠开发工程指挥部的“实庐”就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它位于光华溪畔(今光华港西侧堤围旁),占地430平方米,东面为平房,作为办公室。现在的实庐仍保留着,成为历史的见证物。

    开发光华埠,海外廖氏宗亲功不可没

    围海造地,开发光华埠工程是一项宏伟计划,没有坚定信心和庞大资金是无法实现的。这一艰巨投资任务先由廖鹤翔负责联络,他分别联系了廖杰夫、廖葆珊,促使大家达成共识并回汕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投资,并与廖鹤洲等人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

    当年这些侨居海外的廖氏宗亲,他们都目睹了国家积贫积弱、饱受世界列强欺侮,因而立志实业救国,为家乡宗亲服务,热心公益事业。他们选择在汕头投资,是因为看到其时的汕头是国内一个重要的港口、对外贸易的新兴城市、商业之繁荣名列全国第7位,在此兴办实业,既可以促进潮汕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促成这些廖氏宗亲围海造地,创建新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大批的潮籍乡民被迫“卖猪仔”,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到了民国初年,这些人有的己经事业有成。到了老年,都有传统的叶落归根、回乡安享晚年的愿望。而投资人廖杰夫原计划就有在家乡择地创建新村、造福家乡的计划,因地理位置不合适而暂停。开发光华埠计划正合其意,因此很快就达成意向。而廖葆珊祖居澄海上华,廖姓只有寥寥几户,让廖姓同宗迁至汕头新村,无疑是最佳选择。当时廖杰夫、廖葆珊等人曾作过很好的规划:海滩开发后准备建设工厂、学校、住宅区等,住宅区初期定名为“廖氏光华埠华侨新村”,目标是建造一处高起点、设施完善的廖氏归侨和各乡移民来汕的廖氏宗亲族人居住区。

你是本文的第88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9-02
作 者: 陈楚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