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地之间的往来源远流长。有史志可考的,始于隋朝。隋大业六年之后,台湾与大陆就已有贸易往来。
    明嘉靖年间,饶平人林凤、曾一本等人就以台澎为基地,从事海上武装贸易。明朝中后朝,朝政腐败日甚,小民无以为生,因而铤而走险,入海为“寇”,与商人结成团伙,用武力对付官兵的海禁封锁,进行武装贸易,这是明朝中后期“海盗”活动禁而不止的原因。明崇祯年间,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来南澳任副总兵时,便从这里与台湾进行海上通商。
    清代初期,郑成功抗清部队在东南沿海活动,清政府在闽粤沿海实行海禁和迁界,福建省的漳、泉和广东省的潮、惠等地,是海禁的重点地区,执行很严。这样的特殊环境,赋予汕头湾的特殊地理位置,海上运输出现过异样的繁忙景象。
    郑成功的抗清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646年至1661年,这15年中,郑军以金、厦为据点,不断在闽、粤沿海作战;第二阶段为1662年至1693年的31年中,郑军退守台湾。这两个阶段的活动,对汕头湾有不同的影响。
    郑军踞岛作战,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物资供应问题。虽然郑氏建立了“五商”,发展海外贸易,但粮食供应,只能就近取给。当时福建的漳、泉地区为清军重兵驻守,两军对峙,不断争夺,要在那里取粮是很困难的。而粤东的潮汕平原为粮食产地,清军防守薄弱,成为郑军乘虚而入的粮食供应地。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649年至1660年的11年中,郑成功多次派兵到潮汕地区征粮,其中数量较多的有9次。
    郑军还用向民间采购办法,从大陆收集粮食和各种物资,金、厦等地的粮食供应,很大一部分是由潮州地区输出的,其中大部分从潮汕各个口岸运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军活动中心转移至台湾岛,清政府为断绝沿海人民与郑军的联系,下令迁界,越界者死。迁界造成千百万人流离失所,于是有些人冒险渡海投奔台湾,有些人则啸聚界外,在海上流亡。汕头的达濠岛,就是游民啸聚的地方。
    郑军进驻台湾后,重视屯田垦植,经历几个丰收年,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其他日用品则极为缺乏,而且郑军的武器弹药、船艇用料,大都得用台湾产的糖、鹿皮和大陆的丝绸、瓷器等物,与日本、安南(今越南)及东南亚各国等价交换。郑成功之子郑经采纳参军陈永华的建议,在闽、粤沿海,利用当地流离分子,对大陆进行渗透贸易。那时主要利用福建镇海太武山的江胜集团,和广东潮州达濠(今汕头达濠)的邱辉集团,在厦门和达濠岛上建立据点。他们“斩茅为市,禁止掳掠,平价交易,凡沿海穷民乘夜窃负货物入界,童叟无欺”,“自是,其达濠货物,聚而流通台湾。
    达濠的货物入台使台湾“物价平而洋贩愈兴”,“货物兴贩而台益盛”,可见当时达濠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数量当甚可观。这种渗透贸易,至1680年(康熙十九年)邱辉撤退台湾为止。
    汕头于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正式开埠。同治六年(1867年),英国渣甸、德忌利士汽船公司开辟汕头至福州至台湾航线,开始了汽船运输的新时期。
    光绪二十一年(1895)根据《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至(1945年)抗战胜利的50年中台湾为日本所控制。1896年,日本的汽船开始在香港、汕头、台湾之间进行海运贸易。到了抗战期间,汕头港主权及航运权益由日本独占,其他国家与汕头港断绝货运往来,使汕头与台湾海运贸易一蹶不振。
    抗战胜利后两岸贸易相当繁忙。1945年至1949年底,以罗卓英为首的一些国民党官僚,利用接收来的日伪船只近30艘,改装成为对台货船,这些船的舵公、水手都是南澳和潮阳人充任。这一时期,汕头港的对外贸易总的趋势下降,而对台贸易反而稍有上升,成为汕头对台贸易史上的盛兴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自1949年10月以后,汕头与台湾的海运贸易中断。
    骨肉情深似海,同胞义重如山。今日大陆与台湾和平发展,统一祖国大业,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台湾签署的《海峡两岸海运协议》中,大陆开放63个港口,汕头港是其中之一,2009年1月开始实现汕头与台湾海运通航,从此结束了海峡两岸中断60年海运直航的历史,汕头与台湾的海运贸易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自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汕头港对台直航共完成进出口集装箱约13万TEU,为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潮汕机场也于2013年7月17日开通客机直航台湾,为大陆与台湾两地人民交往拉近了距离。

你是本文的第51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19
作 者: 陆集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