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乡间,除了三餐正常饮食外,还有一些食俗

   打斗四 旧时乡村农闲时节,农民兄弟喜欢光临“闲间”,有的闲间还有潮州乐器供人乐弦诗,大多设有桌椅供人闲坐。离我家不远处的瑶海兄家就设有一闲间,我常跟哥哥到那里,听大人们神聊,听炳得叔讲《三国演义》,听哥哥和大人们一起乐弦诗。往往在下雨天,大家聊得正酣,有人提出“打斗四”,大多时候大家都赞成,因为此时有闲,加上三餐在家喝番薯丝粥就咸菜菜脯,肚子空空的,打斗四可改善一下生活。于是各自回家拿来一筒米,然后凑点钱到市上买猪油,有的下田拔菜,然后在瑶海兄家忙活开来。

   那时打斗四一般吃炒饭,简单一些是猪油葱或蒜饭,有时田里有芥蓝就吃芥蓝饭,如果遇上芋可收获了就吃芋饭。一般菜轮流出,但都是农家人也不甚计较。饭焖熟炒好之后大家便美滋滋地享用。那时人穷腹中无油月劳,一人一次能吃一筒米饭。

   打斗四类似现在的“AA制”,所不同的是,打斗四各人先凑食材,“AA制”则是结账后所费款项由大家分摊。

   打铁食 旧时乡间常闻得“搭(修)锄头”“磨镰刀”……之类的吆喝声,这便是修理农具的打铁匠上门来揽生意了。      

   寻得营生,打铁的人将担子放下,安起炉和鼓风机、铁砧,然后生起火直至炉火通红,再用大铁钳夹住诸如锄头片等铁器放进炉中烧红取上铁砧,挥舞大铁锤搥打,再放进水中淬火冷却,又放进炉中烧红取上铁砧,反复锻打至修好为止,费工又费力。

   午饭时分打铁者将从家里带来的米淘洗,将洗净的番薯切块放进锅里煮粥,因为打铁流汗太多不能吃干饭。如遇生意好也买点猪肉连同顾客给的一点青菜一同放进锅里,加点盐,然后将锅吊上三根铁条搭成的铁架上煮,这样打铁做饭两不误,粥熟后即可取食,这就是“打铁食”。

   时常有人将未经精心烹调,米菜一锅煮的东西,形容为打铁食。

   打饭包 所谓打饭包就是外出做工时用布包上饭团随身带着充饥。我们乡里在大南山下,到园田种稻种薯,吃番薯丝米粥,饭包里是薯丝米饭,加上咸菜菜脯或咸乌橄榄做菜。

   邻居春太兄到南山下的石九墟挑贩乌橄榄,饭包带一粒乌橄榄,在墟里食饭包,只吃一半乌橄榄,留一半回家送晚粥,四邻说他是最节俭的人。

   离家不远处有福利机构办的茶亭,暑天桶里装茶水。我看过从两英担缶(陶器)回来的人放下担子,就着茶水吃饭包。而上大南山割草的邻居说他们则是用山坑水就着吃饭包。在军埠墟市的小食摊前,我看到从远方来上墟的人,蹲在摊档前的矮长凳上,要了二三分钱的热热牛肉汤,就着饭包吃,看样子还是挺美的一餐呢。

你是本文的第106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1-06-17
作 者: 陈创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