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公园 百年前的“江南”遗梦 最新 图1张

    近日网上的一张老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照片记录的是百年前汕头“第一公园”的概貌,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旧公园”的唯一影像,弥足珍贵。为了追寻这个曾经显赫的地方,我来到了旧公园片区,探寻百年前一个“江南”遗梦

    旧公园片区,东西位于国平路和同平路之间,南北位于旧公园前路和镇平路之间。旧公园左巷、旧公园右巷如同一对筷子,平行向南摆放。它北起镇平路,穿过旧公园内街,南至旧公园前路。旧公园片区内街道宽敞,清一色洋楼庭院,装饰考究,雍容华贵,是汕头老市区一处长方形格局的豪宅建筑群。

    以前,旧公园左巷的住户多为富商、银庄、西医师,旧公园右巷多为实业家行铺,旧公园内街集中了日用品、食杂小商户,旧公园前路是酒楼、诊所、鸦片烟馆、住宅等。而在今天旧公园左巷内国平路小学、税务局宿舍楼位置上,便是清代汕头埠最高权力机构“惠潮嘉道台行署”的旧址。清同治七年(1868),巡道张铣在旧公园内街建立行署。1921年,与道台衙比邻的“洪厝花园”被辟为公共公园,命名“第一公园”。后此处被泰国客属华商谢氏购买,建成谢氏宗祠,俗称“谢厝祠”。解放后谢厝祠改造为联合小学,上世纪80年代拆建成国平路小学、税务局宿舍楼。

    居住在旧公园左巷16号的庄大椿从小在此读书和生活,他清楚地向我描述1958年联合小学的模样: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坐北朝南,楼高2层,呈“回”形通廊式结构,入门院内有天井,左右两列楼房如双臂环抱,正中有一座四脚凉亭,最里处为戏台,东西各有两扇侧门。由于找不到谢厝祠的图片,庄大叔凭记忆手绘了一张结构图。无法一睹“谢厝祠”身姿固然遗憾,但一张老相片却为我们展现92年前旧公园的芳容,为“第一公园”曾经存在的史实增添佐证。

    1921年,美国人Paul F.Cressey在汕头淑德女校任教。他酷爱摄影,在中国传道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相片,内容涉及风光、建筑、人文等。92年前的某一天,Paul F.Cressey在旧公园按下快门,为后人留下极其可贵的影像依据。从照片上看,当年旧公园周边民宅簇拥,开阔的草地,一对石狮威武而立,花圃旁有供人小憩的石椅,构成一幅江南美景。可惜此番美景只维持了10年,此后第一公园被拆。1925年中山公园在月眉坞开建。上世纪30年代,南生公司前中山纪念亭建成,人们将南生公司前的街心公园称为“小公园”,将“第一公园”旧址称为“旧公园”。

    旧中国没有公园,只有官园和私园,中国近代“公园”的概念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后才产生的。1921年汕头当局将洪厝花园辟为公共公园,在引进公园的理念和建设方面均属领先。无奈当时官场腐败、商人争利,导致汕头开埠后第一座官建公园最终落入利益集团掌控,被官商合谋拍卖,沦为民业。“第一公园”过早夭折,对于今天的城市管理同样具有警示意义,公共资源应该坚持其公共属性,警惕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巧借名目,绑架公共资源,违反建设初衷改变用途,公共场所沦为少数人享有的特殊领地。

你是本文的第71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2-21
作 者: 邓忠庭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