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灶位于潮澄饶交界的莲花山麓,国道324线的汕汾公路横贯境内,是闽粤黄金海岸线上的一颗明珠。古代又称新港,世代勤劳的村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靠海食海,利用海水自然资源煮盐,盐质殊优,白皑皑,亮晶晶,宛如瑞雪,产量甚丰,取之不尽,销路甚广。

    据《澄海地名志》记载:“清朝雍正五年(1727),有村民李嵩德上京考中进士,觐见(君主)时禀告村民多以垒灶煮海水为盐谋生,雍正帝特赐盐灶地名,故相沿称谓迄今(有碑记为证)。”

    北宋元符三年(1100),进士王安中咏《潮阳道中》诗云:“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刈黄云。”道出了沿海潮乡利用海水熬制为盐,白雪皑皑,晶莹亮丽,盐产甚丰,煮盐业十分发达。这写出了当时古潮阳一派民阜物丰的景象,更是沿海潮乡煮盐业兴旺的佐证。

    海水煮盐,早在《周礼》中有记载:“黄帝之臣宿沙氏,初煮海水为盐。”《周礼·天官》中有“盐官掌盐之政令,已供百事之盐”的记载。西周时,官府皆设盐政之官,至汉武帝时已立盐法,禁私盐。至北宋哲宗年间,潮州盐官李前主持于程洋岗开凿山尾溪上通韩江。潮州府已在小江盐场设征收盐课司署。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潮州三大盐场之一的“小江场”(澄海狮山)分为东界小江场(饶平)与西界小江场(浦),潮州盐官统管澄海、饶平、揭阳、南澳等地的盐务、盐税。近代在澄海溪南狮山仍见宋代盐官李前撰文的石碑。至元、明,官府对食盐产销皆严掌盐法政令。民国政府还分产盐税及销盐税。

    唐宋利用海水煮盐的方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称:“南海食盐,取海水煎之。海边掘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积沙于上,潮汐冲沙,潮水卤咸淋下坑中,提取海卤贮于盘里以火煎之,顷刻而就,谓之海盐。煮盐物器称谓‘牢盆’。”

    古称煮盐之灶为盐灶,盐户称为灶户,盐民称盐丁。

    明洪武之后,海阳各盐场均先后创新海盐生产工艺,清代嘉庆版的《澄海县志》记载:“晒盐,盐是利用海水晒成的,滨海盐民筑沙坦成盐田,俗称沙为‘盐母’,潮涨引海水流入,烈日晒干后,再戽潮水,经反复灌晒成为盐卤(卤即浓盐液),再经强烈日光晒干,即凝结为雪白食盐。”

    近代人称盐田为盐埕,晒盐生产区称为“漏埕”,晒盐工称晒丁。

    沧海桑田,历史递嬗,潮汕各盐场的制盐操作工艺不断改革,滩洒制卤方法有所不同,又分为洒沙式及晒水式滩晒法。由于改革创新,海盐高产优质,满足市场供应。

    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澄海邑令金廷烈咏“澄海八景”诗之一有“华坞晴雪”诗云:“盐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不信炎陬地,齐开六出花。”活灵活现地道出了澄海盐业生产兴旺发达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近代,在溪南水厂的韩江岸边,仍可见到储存年代久远,雪盐如冰山的古代盐坨,堪称是澄海又一景。

你是本文的第676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13-01-11
作 者: 彭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