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秋节1950年正值土改,刚解放不久,祭月的人不多。那时候正扫除迷信活动,就算有人祭月,也是三更半夜偷偷地拜。倒是抗日战争后解放前那几年的中秋节隆重些。
  当时祭拜月亮是在大客厅或门楼前的空地上,各宗族各自聚在一起祭拜。祭品有芋头、柚子等,与现在不同的是解放前还有一些手工艺术品。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但炮台的“乞巧节”似乎是在中秋,同一“娘仔间”的女孩们会用五色豆和染成五色的米来制作立体的龙、凤、塔等手工艺术品。她们将其用米浆、糨糊慢慢地粘,慢慢地累积,弄完一点要待干了之后才能再继续做,以防其倒塌。制作出来的手工艺术品一般不太大,但却都非常精美。
  除此之外,还有书册糕(即炖糕,也叫月糕)、月饼,这两样简称月糕饼。以前的书册糕可一片一片地撕下来,用火柴点着会燃烧,质量上乘,很好吃。而月饼也不像现在包装的好看,更多是没有包装,一块一块的,非常简单,要有个纸盒装起来就不错了。
  中秋夜的节目很多。女子们就在大客厅里 “观花篮神”(这是妇女的娱乐活动),即设个香案,给花篮披上件女子的衣裳,由两个人站两边扶着,使它与桌面相离。好像有神灵附在上面似的,无论你问它什么事,比如问我家丢了两只鸡,是不是某某偷的。如果是它就会点点头,不是的话它就一动不动,挺有趣的。
  而小伙子们则在晒谷场上“观猴神”(俗称“观猴爷”)。因为中秋夜有祭拜月亮用的香,几个好玩的人就说:来观猴啦!其余人中几个自愿做猴的奴仔(小孩)会拿根香捂在脸中间,剩下的人就边用柴木、木屐敲打地面,边说:“猴啊猴,指啊指,猴公一到来,猴仔就早起(起床)。”一直敲,猴神一上身,那些奴仔就又蹦又跳的,做起猴戏来(“做猴戏”即让猴子做一些简单的表演),如“桃花姐过渡(过渡即乘船渡河)”、“曹操咬靴”等,还有就是“猴仔爬竹竿”,不过这太危险了,大人们一般不让做。
  “烧柴笼”、“烧瓦塔”是炮台新寨村的传统习俗。柴笼是用木柴累积而成的,有六角的、八角的等等,下面弄个门。“烧柴笼”就是将柴笼浇上柴油,用稻草引火,放进下面的门中,柴笼就燃烧起来,整个烧成了灰烬。而“烧瓦塔”则有所不同。新寨“烧瓦塔”已有几百年历史,从元末点烽火驱鞑兵,逐渐沿化为民间赏月娱乐活动,以“烧瓦塔”象征驱邪迎吉祥,抒发人们对安居乐业,月圆人也圆的美好愿望。每当农历八月十二、十三,村中的奴仔们就开始到处拾碎瓦片、砖头和土块,集中堆放在埕头溪边,由有经验的小伙子精心砌成一座空心塔。塔围不等,大者三四人才能合抱,塔顶通天。塔脚留出两个塔门,一可进料,二可掏灰烬。各家各户都自愿派钱派物,筹足各种用品。中秋之夜,当浸透柴油的稻草火把伸进填满柴草的瓦塔时,塔顶上霎时蹿出一串串火舌,接着,熊熊烈火冲天,犹如升腾起的火龙一般,翻滚着直冲霄汉。小伙子们不时往火里撒食盐,添柴草;奴仔们成群结队欢叫着,奔跑着。一位长辈掌握火候,适时泼上一泼柴油。那四边喷射的火苗,随着硫黄、食盐,随着火候的变化而五彩缤纷。瓦塔自身的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瓦片间不时伸出一条条火舌,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1960年中秋节1960年是在“大跃进”之后,此时正值三年自然大灾害期间,社会经济一片萧条。祭拜月亮的人都躲躲闪闪,关上门,在后厅、天井中拜,祭拜的东西也很简单,芋头、柚子基本保留着,有的也弄些月糕饼。但月糕饼要用粮票去购买,而农村人没有粮票,得拿米到粮管所去换,而那时人们有几块芋头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米对他们来说比金子还贵重,大家都不想拿去换。
  1970年中秋节1970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家都被号召要破除迷信,民兵也到处巡查,发现谁在祭拜月亮就抓起来,并把供品分给贫困户,所以这时期可以说没人敢拜月亮。
  1980年中秋节改革开放初期。渐渐有大胆的人到大客厅或新祠堂外祭拜月亮了。祭拜用的水果也比以前多,如山东梨、苹果等,这些都是原先没有的。“纸钱”方面也比原先丰富。如以前的“纸袍”很简单;现在人们为了花点钱就弄得大一些、好看一些,有的还弄上一些小灯泡,一通电就一闪一闪的。以前的“贡”很简单,都是圆柱形的,用两块红纸包着,贴上些小纸花和小镜子等,然后用条红棕绳吊起来;而现在的“贡”则比以前的大,形式也多样,弄得更漂亮了。然而1980年只是开始而已,大家心中还是有些害怕,怕正在祭拜月亮之时又有人来抓他们,所以都只是试着拜一拜。也不敢整个宗族聚在一起祭拜。因此,街坊邻居们就开始聚在一起赏月。
  1990年中秋节此时祭拜月亮已经很兴盛了。当银盘样的月亮升上中天时,炮台镇大街小巷即出现许许多多的祭月供桌,穿着盛装的妇女们点着香对月祭拜,奴仔们则到处玩耍。祭月的供品主要是月饼,其呈圆状,与天上的圆月一样象征团圆美满。其余的供品还有雪白云片糕(即书册糕)、水果、芋头等。
  2000年中秋节这跟1990年的情况差不多。物质丰富了,祭拜月亮用的东西也就更多,场面也比以前更热闹更壮观了,但民间的一些民俗活动却反而少了。
  

你是本文的第1331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9-10-04
作 者: 吴济荣(77岁)口述吴篮鹏 整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