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50年代,小公园附近有两个戏院,一个在国平路北段,叫大观园戏院;一个在居平路,叫大光明戏院。是汕头市最好的戏院。那时,笔者正在读小学,从1958年开始,所在的学校每天晚上要派8个学生到大光明戏院“带票”。即是在演出开始之前,为观众按座位带人就座。现在回想起来,恐怕是当时一项勤工俭学活动,戏院是必须付钱给学校的。
我也参加带票,在带票中,不喜欢潮剧的我,了解到那个年代汕头市潮剧火红状况和潮剧迷的百态。 以大光明戏院为例,各剧团向戏院租场演出,几乎每晚都有,有时每天下午也有演出,而且观众爆满,须知那时市区人口仅有三几十万,可见观众对潮剧喜爱的程度。每天下午演出的多为“武戏”,晚上演出的是“文戏”,从1958年开始,演出除了古装潮剧之外,也有现代潮剧如《姑娘心里不平静》之类,但票价较低。票价按座位不同分成几个档次,价格从2角钱到8角钱不等,同时,也按剧目定价,像《李三娘》、《苏六娘》之类,永远居价格高位,看一场潮剧至少要花二角钱,在当时算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古装潮剧演出结束时大多在晚上12时之后,所以有些观众会在中途外出买零食、香烟之类,也有人出来吃点心,只要在戏院大门出入口把戏票拿给守门的,他会为你盖上一个印,凭此就可再次进场。这就留下空子,因为戏院认票不认人,加上演出时间从傍晚7时开始,有些体弱的观众支持不住,只好提早退场。于是,一些潮剧迷用几分钱,买了他们的票进场,过潮剧瘾。同时,戏院会在演出结束前一个多钟头,放人进场,每人收几分钱,有座位的就寻找座位坐下,找不到座位的,就在两侧通道站立,每次放几人,不会影响其他观众,这些人以老年人居多,收入也算是当班工作人员的“外快”,这就叫“看戏尾”。 看戏尾之所以有市场,自有原因:老年人(他们中多数是潮剧迷)晚间无事,居家条件在当时都很差,又没有其他娱乐,经济上又买不起全场戏票,只好到外面“腊腊梭”,在戏院外听戏院里传出的潮曲;每出戏的高潮一般出现在后半段,结尾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皆大欢喜的结局在某些程度上反映底层市场的心理诉求。正是这二个原因,看戏尾大有市场。这也表现了当时小公园周围底层市民的娱乐方式之一。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