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又叫竹枝歌、竹枝曲、竹枝,原是川东鄂西一带的民歌。公元821年,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听到“里中儿联歌竹枝”,深受感动。于是向民歌学习,写了几首竹枝词,其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谐“情”,双关)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后人竞相效仿,竹枝词成了描写乡风民俗、名物风光的流行诗体。翁辉东先生在《潮州志·风俗志》中收录了大量的潮州竹枝词。吟唱这些竹枝词,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会让我们了解到潮州风俗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以及这些风俗与我们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请看黄钊竹枝词《四门学》:“卢侗赵德皆是乡,俾尔韩公一瓣香,分开小舍作义学,儿童背诵声琅琅。”唱出潮州人历来重视教育事业,莘莘学子皆勤奋读书。林大钦在《潮州风俗答问》中说:“历唐中叶,常衮剌潮,建学校,劝农桑,人蒙其教。至元和间,韩愈继之,礼赵德,敦实行,士益敦其化。”又说:“身劳耕筑者,咸饱诗书礼乐之文,是以陈尧佐有海滨邹鲁之咏。”指出在潮州即使是体力劳动者也知书达礼。再看林大川《西湖竹枝词》:“最好湖山上巳时,游人逐队赏花枝,羡他少小娇儿女,伴母来吟石上诗。”唱出潮州妇女也有较高文化水平。读竹枝词可知:尊师重教,孜孜向学是我们海滨邹鲁流传悠久的优良风俗。
   潮州人热爱生活,喜欢唱歌。清光绪年间,陈坤写有竹枝词《畲歌》:“畲歌唱出语音殊,调愈翻新韵愈孤,促管繁弦多悦耳,几曾辨别正声无。”畲歌原是畲族山歌,后来也泛指潮州民歌。《澄海县志》说畲歌“一唱三叹,无非儿女之情,情性之感也。然天机所触,衬以土音俚语,弥觉委曲宛转。”陈坤又有《秧歌》:“春风吹遍绿秧针,喜洽农情布种深,鼓打咚咚声缓缓,何须更唱‘解包心’(广州民歌名)。”作者自注:“潮州等处农者,春日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颇称韵事。”斗畲歌、唱秧歌这种风俗在清末还很流行,可惜现已绝迹。但畲歌仔、秧歌词还有很多流传下来,邱玉麟先生编有《潮汕歌谣集》传世。
   潮州有许多独特的风俗,是竹枝词吟咏的重点。其中有写潮州人喜穿木屐、喜嚼槟榔等已经消失的旧风俗,也有写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陈坤《出花园》“花开花落漫同沦,雨露栽培在本根,预卜春风红杏好,一枝今已出花园。”“出花园”是古风犹存的成年仪式。《礼记·冠义》载:男子二十 (潮俗定为十五岁)举行冠礼。《礼记·内则》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头发盘髻,用簪子别住)。”举行仪式后,孩子便享有成人的权利和义务了。目前全国只有潮州、泉州保留这种礼俗。翁辉东先生《潮州志·风俗志》载:“七月初七日‘九子母’(潮州称花公妈,潮阳称床脚婆,被尊为孩子的保护神)诞,值男、女十五岁时,即于是日盛大祭祀,谓为‘出花园’。”
   “出花园”现多选吉日举行,仪式庄重而富生活情趣。这天,家人先收集十二种不同的鲜花,浸在水中,让孩子沐浴,以祈洗净身上的孩子气。然后穿上外婆送来的新衣服、新腰兜、新红皮木屐。父母祝福孩子出花园,进入青春期,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同时拜别花公妈,祭品有红桃、发粿、三牲。男孩子还要吃公鸡头。这些习俗源于传说:状元林大钦自幼家贫,常穿红皮木屐。一天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伯用红纸写着上联“雄鸡头上髻”求对,林大钦稍加思索,对曰:牝羊项下鬚”。老者大加赞赏,并奖给他一只大公鸡。“出花园”时男孩子抱雄鸡、吃鸡头,是寄寓将来像林大钦一样独占鳌头的深意。如今做父母的都祈望孩子能一举夺得中考、高考的状元。现潮城西马路还有多家代客备办“出花园”用品的专业商店,生意甚佳。
   读罢翁辉东先生辑录的潮州竹枝词,你会觉得它是集风土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诗,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你是本文的第1346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8-08-20
作 者: 陈文奎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