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最尊崇韩愈,并以韩愈为榜样治理潮州的州官,要推北宋咸平年间的四川籍陈尧佐和南宋淳熙年间的江苏籍丁允元。丁允元并且是两宋任潮州州官时间较长的一位。据载,北宋166年间任潮州知州有60人,平均两年半换一任;南宋151年间竟达96人之多,每任平均只有年半。因而有“官守二年如过客”之谓。这种走马灯式的任职州官,要多干实事也有一定限制。而丁允元任潮州知军州事至绍熙二年(1191年),选址城东厢仙田创乡定居时已有4年多时间。这段时间,他为潮州人民做了不少有益而值得传颂的事。如把在乾道七年(1171年)知州曾汪创建、历任知州续建的广济桥东西岸桥墩各2墩的基础上,于西岸新建4墩,使西岸增至6墩,史称丁公桥。还有重大意义的迁建韩文公祠,兴办教育,奖励农桑等业绩。

    韩文公祠为北宋咸平年间潮州通判陈尧佐创建于夫子庙内,不久即迁建于金山山麓州衙后面,直至元祜五年(1090年)知州王涤再迁建于城南。丁允元上任后,认为韩祠“因选址欠周,未百年数易其址”,不便官民崇祀;他“不忍其虚胜”,便决定迁移并扩建于现址。原因是韩愈当年“尝爱溪东山水之胜”,即是后人说的“昌黎刺此常登临,千年山斗留芳迹”,韩愈手植橡木也于此山中,因而在此建祠更有意义;而且这地方“背倚秀岭,前涵碧波,尽揽山川之胜”,“一登庙而山川之胜尽在目”。结果,建成后终于使其成为“至今八百多年来海内外人士谒公者得有称意之处”。

    据记载,丁允元使潮州“百废既兴,邦人德之,及公新作韩庙,乃相与即庙而立祠耳”(《建允元亭碑记》)。“盖在昔丁公崇祀名宦、配亭韩庙,历代垂为定规,庙中碑记有明载也”(同上。“庙中碑记”指韩祠碑记)。因此,1989年秋冬,潮州市人民政府主持韩祠修建时,拟增置丁公及诸名贤亭阁以广观瞻。“规划既成,族人欢忭”,泰国丁氏宗亲总会裔孙丁家骏等捐资25万元港币,历时3个月在韩祠外北侧建成了面积24平方米的允元亭。有石径石桥以通往来,周围绿树成荫,桥下涧水潺潺,成为旅游观瞻者浏览与憩息的好去处。

    允元亭有冠首柱联一副:允德继先贤,政绍昌黎馀绪;元功垂青史,祠钟古郡秀灵。

    该联为潮州知名学者曾楚楠先生撰作,高度概括了丁允元崇韩和治潮功绩。

你是本文的第173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6—07-19
作 者: 庄群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