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鲜明 记忆犹新——特殊时代的艺术挂盘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我们饶有兴趣欣赏的这几件汕头彩瓷挂盘《上大学之前》、《铁索桥畔》、《一颗红亮的心》、《春风》、《百花争艳》、《长征路上》、《长江春运忙》,分别是以人物、山水、花卉为表现题材,全部是手工彩绘,并非贴花纸烧制而成的,作于1972年和1973年,被选送参加展览后一直收藏至今。这也即是文特殊时期产生的瓷器,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文革”期间的工艺美术与其他艺术一样,都遭受破坏和摧残,这个时期创作的陈设瓷器很少,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的更少。由于那个特殊年代反对成名成家,所有作品均不能署作者的姓名,至今无法查考出自何人之手。
    所谓“文革瓷”,是指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制品,因其产生于那个特殊年代,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等,与历代瓷器有较大区别,因此颇受当今收藏界的青睐。以人物形象为表现题材的瓷挂盘《上大学之前》、《铁索桥畔》分别以温承诚、单应桂的国画为画稿,《一颗红亮的心》、《春风》则是以演唱革命样板戏和小运动员舞剑为表现内容,色彩丰富,人物表情形态各异,是一幅活生生的特写,前者将两幅中国画 “复印”在瓷挂盘上,后两件是艺人自己创作的,另有一番艺术韵味,很有欣赏和收藏价值。这落款为“1972年夏汕头彩瓷厂”的《一颗红亮的心》,是以椭圆形的挂盘为载体,采用工笔画技法描绘,设色艳丽,近、中、远布局,画面上表现的是山区乡村的男女老小围坐在村头的空地上,有拉京胡伴奏的青年人,有拿着烟斗的老汉,有穿绿军装的中年人,有携带小孩的妇女,有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所有人物形象动态不一,都在观看下乡宣传队员的演唱。左上侧是一棵大榕树,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右上侧竹林婆娑,数间民居掩映其中;远处梯田青翠,峰峦叠嶂。画面上所有人物的描绘除了形态之外,更注重大与小的对比,人物的发型、衣着十分朴素,尤其是位于中间的“李铁梅”的形象十分突出,又高又大,这也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留下的鲜明时代烙印。若年逾花甲的人观之必会引起回忆,想起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唱词。
    作为这时期创作的彩瓷山水画,由于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也必须加上“革命”的内容,谁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圆型挂盘的画面上苍松挺拔,山峦绵延起伏,云雾缭绕,韵味无穷。然而,还要画上一队青年人戴着绿军帽,身穿绿军衣,背着包袱,高擎红旗行走在山间小径上,题款则是《重走长征路》。就拿这椭圆形挂盘的《长江春运忙》来说,是1973年彩瓷艺人创作的,画面上虚下实,右侧景象占了三分之二,设色以翠绿为主,清丽淡雅,近景的松树见顶而不见下,主干虬曲,枝柯茂密,沉郁苍秀。中景高大山崖陡峭,一条傍山公路蜿蜒延伸,载人、拉货的汽车来回穿梭;一侧烟霞雾霭,数户人家坐落在树丛中。远景山峦起伏,若隐若现。画面左侧中间对岸的山崖险峻,长江蜿蜒曲折,藏露掩映至烟波浩渺的远方,拖轮、货船满载行于江上。作品通过山石、树木的大小对比,使空间显露,将长江逐渐推向远方,由清晰的近山到空濛的远山,淡荡清旷。如此一幅意境缥渺的山水画,在江面上描绘上拖轮、货船,既与公路上的汽车形成对应,又体现了长江春运忙的主题,富有浓厚的生活色彩。
    这些作品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却也不乏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类作品的存世量已不多,可谓在潮汕彩瓷艺术上留下了一段十分珍贵的历史。在当年工艺美术界能参加展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参展的任务是逐级下达,在确定参展艺种、题材后,工厂要组织专业人员设计和制作,完成后逐级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观摩会进行审核和淘汰,才能送到省里展览,十分严格,可谓“过关斩将”。这时期也没有评什么奖项,但能被选上参展就是很了不起了。

你是本文的第56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4、2、16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