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俗语云:“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这“桥”说的是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扼控闽粤,向为交通要津,全长518米。因传说当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在桥畔的石碑上书“洪水止此”,故此桥又俗称湘子桥。广济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本体的建筑风格,在中国桥梁史上独具匠心。并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是我市的首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以前韩江上无桥。据《三阳志》载:“由东出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足见摆渡之难,无桥之苦。人们翘首以待,渴望能在这江上建起桥。 南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知州曾汪用了90天的时间,建成一座浮桥。它由86艘木船用铁链联缀而成。在江心筑起一个石洲,把浮桥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使它能更好承受水流的冲击。并命名为康济桥,这是最早的广济桥。 此后,在5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由近10位州官主持,在韩江河道上分东、西两段筑起22个石墩,架起木梁。到绍定元年(1228),桥西一共建造了10个桥墩。其中淳熙十六年(1189)修建的规模最大,筑造了4个桥墩,此工程由丁允元主持,因此西桥被称“丁侯桥”。绍熙五年(1194),知州沈宗禹开始修筑桥东。二年后,知州事漳州人陈宏规在东岸又增筑两个桥墩,并称桥东为“济川桥”。至开禧元年(1205),桥东连同曾汪创建的江心洲,共筑成桥墩12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一段,因水流湍急,仍用浮舟连结形成了浮桥与梁桥相连的基本格局。 元大德十年(1306)潮州总管常元德在东岸又增筑一墩。过了二十年后,判官买住(蒙古人),首次用石板代替木板架桥,由于石板的宽度和厚度不够,容易折断,虽只架了4孔,但给后代修桥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此后,广济桥屡坏屡修,历经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至明中叶才迎来最繁华的时期。 明宣德十年(1435),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对桥进行规模空前的重修,全面加固23个桥墩,墩上加梁,木石间用,梁上铺厚板,板上再铺砖,并用灰勾缝以防火。为使行人免遭雨淋日晒,还在桥上建126间亭屋。亭屋间建起12座楼台,以壮游观。江心急流处,仍用24艘船只联结为浮桥。浮桥用3根铁索固定,每根铁索重达4000斤。桥修好后,并更名为广济桥,王源亲自题桥名,刻碑立于桥头。桥的雄伟壮观之景,令世人叹为观止,并被誉为“江南第一桥”(姚友直《广济桥记》)。 为确保广济桥的长治久安,明正德五年(1510),知府郑良佐拆去桥上的亭屋,而在桥墩间架起石梁。嘉靖九年(1530),知府丘其仁减浮船6艘,遂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代以来,广济桥虽历经维修,但保持其建筑格局。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修桥,并铸二只牛,分置桥西第八墩和桥东第十二墩,以镇水患。谁知牛没镇住水,反而桥东的牛坠入河中。故当时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牛一只溜。” 斗转星移,至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显残破不堪。1958年政府对广济桥进行全面维修,并撤去“十八梭船浮桥”,改为现状的钢架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原7米的桥面作为车行道,桥两侧各加宽2米作人行道,即广济桥的现貌。 清同治年间英国人约翰·汤姆森为广济桥拍摄第一张照片,并在照片的说明中说:“潮州韩江桥也许是中国的一座最值得一提的桥梁。它和伦敦老桥一样,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供居民做生意的地方。”可见广济桥之所以蜚声中外,除其历史悠久外,还有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其主要特点有三方面: 一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梁舟结合,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刚柔相济,起伏变化,生动地体现了一种美学与力学、建筑与艺术和谐统一的审美功能,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另一特色是巨大的石洲(石墩)和石梁,石墩全部是石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南北两端均作尖形,利于缓和水流的冲击,石块与石块之间不用灰浆,但凿有卯榫,使相结合,然都庞大异常,其宽度自6米至13米、长度自11米至22米。各墩宽度相加,竟达207米,占桥总长的40%;桥面的石梁也都十分巨大,最大的长约18米,宽1米,高1.2米,重约50吨。在古代设备简陋的情况下,架设这样巨大的石梁,其难度可想而知,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毅力和精湛的建筑技术。 二是“廿四楼台廿四样”的建筑艺术。在桥的初创阶段,便有筑亭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命名为“冰壶”、“玉鉴”和“小蓬莱”等美称。至王源修建广济桥时,打破宋元时东、西两桥全用亭屋覆盖的外观上的单调,而精心安排,把楼台亭阁作为桥体的有机组成部分,12座华美的楼阁分布在亭屋间,强调起伏的变化。同时,楼阁也改变了以往过于封闭的结构缺陷,楼上开窗户,使游客能领略桥梁四周风光。这些楼台亭阁规模之大,形态之多,装饰之美,实属罕见。既有可供行人憩息的实用性,同时也成为游览胜地。 三是“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民俗风情。广济桥是古代潮州由广东通往福建、浙江、江西的枢纽所在。人们既要从这里通过,又要在这里集散物资,于是便在桥墩上建楼阁,在桥面上建屋宇、设商铺、喝茶、饮酒、做买卖,在楼阁上赏景游玩,热闹非凡,正如明代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若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响遏行云,声振林木,游人歌而骚客吟也;风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使人置身于此环境中,无怪乎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趣闻。的确是作为环境艺术的广济桥的又一特色。 历经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济桥,虽失去昔日的华丽的英姿,但至今雄姿犹存。随着广济桥维修工程开工之后,不久的将来,人们将重睹古歌谣中“十八梭船廿四洲”的风貌。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