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岭古港位于今澄海市横陇村西南濒韩江支流的东溪边,即是潮州急水塔下游5公里处。该港因有凤岭山为天然屏障,故得名曰“凤岭港”。
   凤岭港,又名岐岭港、旗岭港,是宋代潮州地区船舶停泊、航海的对外贸易港口。《潮州府志》第十六卷载:“旗岭港,距城十五里,南洋大洲之北,自韩江发源而来,凡来往之客舟每泊于此。”《澄海县志》载:“艨艟辐凑”、“负山阻海”、“为潮郡之襟喉。”
   从地方史志中可以看到,凤岭港创立于“兴国丁丑年”,即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港埠拥有永兴街、新兴街、下市、店铺头、源兴街、沙尾营盘市等建筑物,形成“之”字形的街巷网络。市西有官厝、营盘;港东侧有“建炎大道”,直通小江驿,来贤驿,沟通与闽西南的关系。港背还有程洋瓷窑群、陈吊王寨以及北宋时开挖的运河沙尾溪。在凤背与南峙山坳处有绳缆工场,以供应远洋船航海之用。
   凤岭港作为潮州最古老的对外贸易口岸,当时出口外销主要是陶瓷产品。唐代后期,潮州的陶瓷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当时朝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通丝绸之路。我国沿海的胶州、扬州、泉州和广州列为四大贸易口岸,全线开通,史称“海上丝绸之路”。潮州贸易口岸是凤岭港,潮州笔架山上百窑村生产的大量陶瓷产品,用帆船经过韩江运抵凤岭港,然后用大船或远洋船运往上海、广州,以及东南亚等地销售。从史志中发现,程洋岗及附近的前埔周围,有很多瓷窑,至今已发现宋代窑群17座,其窑砖经鉴定为六朝年代产品。程洋岗附近河里,发现大量陶瓷碎片,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先后几次在韩江防洪固堤时,在该处挖掘出碎瓷片数千担作为填堤之用,并多次发掘瓷碗、船桅、锚练等物。近几年来,在韩江原凤岭古港地下还挖出完整和碎片近10万件不同形状的古瓷产品,仅凤岭村村民收藏保存在家欣赏器物达3000多件。
   随着凤岭港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凤山岗上建了凤岭宫、天后庙等供古代航海者祈拜的庙宇。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盐运官李前在凤岭山下凿通了韩江东溪与北溪之间的运河,称为南溪,并题诗刻石云:“筑堤开井易通津,神宇盐亭又鼎新,力小尚能支五事,增光更俟后来人。”从石刻诗看,当时李前发起开拓运河,应是为了凤岭港盐运需要。凤岭山下的海澳,也是北宋时的一个小海港,到了南宋末年,韩江东溪的出海口已伸延到现在的澄城南门外的辟望村,南宋景炎年间丞相陆秀夫被贬移居辟望村即此地。
   北宋时,韩江三角洲上的中部平原已经形成,这个区域以现庵埠至程洋岗至东陇一线为分界,这一分界就是当时潮州地区沿海岸线。随着韩江三角洲的不断冲积,海岸线向东南延伸,韩江下游西溪、东溪和北溪的港口也随之演变,继凤岭港之后,又有东陇港、庵埠港、辟望港、樟林港和汕头港相继出现。
  

你是本文的第1299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3-02-17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