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有机动车辆之前,潮汕人外出经商或做客多系步行,富贵人士方能坐轿。轿有大轿、花轿、竹轿之分。大轿多为达官显贵者乘坐,多杉木制造,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花轿出嫁时乘坐。比较普通的是竹轿,两根大竹杠把轿椅一夹,用布条一系紧,即可抬走。到20世纪40年代,潮汕境内开始有自行车出现,到20世纪70年代,已经普及到每家每户。汽车的出现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运载旅客的汽车是燃木炭的蒸汽动力车,有人称之为“马渡猴”或“罗厘”。到20世纪50年代始有燃汽油的客车出现。旧时遇河多乘渡船,20世纪90年代江河多已建桥,木船摆渡已不多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至潮安城有一条铁路,有两列车对开。铁路为单道,只在彩塘站有两道,设月台供来往两列车停避而过。列车的车厢不多,一般在十厢之内,常有五六厢而已。火车给沿途客货乘运带来很大的方便,从而也出现了交通方面的新习俗,给百姓—种新奇,以至带来迷信的传说。如果有人畜被火车辗死,人们就传说是火车作怪吃了人畜;还传说火车是妖精,会变成汉子偷进家门干勾引妇女的事。在乌洋路段因曾发生列车出轨倒地的事故,更有妖精作怪的传说。潮汕铁路于1939年初夏、汕头失陷于日本侵略军的前夕拆除,后来改为汽车公路。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地方政府集资,建成并开通了由广州直达汕头的广梅汕铁路。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