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安县庵埠镇宝陇村,有一座称为“教忠堂”的大祠堂,祠堂内有明朝天启元年《诰封敕文》、天启四年皇帝口授而书的“教忠堂”三个大字,复原之南明兵部尚书郭之奇所撰《林尚书熙春略传》大匾也悬挂在这里。这里的一切,记录着明代潮人英杰林熙春的传奇故事。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海阳县龙溪都人(今潮安县庵埠镇宝陇村),生于嘉靖三十年七月(1550)。明万历十年(1582)中举人,翌年登进士,初授湖广行省巴陵县(今湖南岳阳)知县,后调宗师,任户部给事中,礼科、兵科、工科都给事。林熙春作为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的给事,在任期间向皇帝提出了不少积极建议。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冬,兵部考选军政,帝喜怒无常,一时斥逐谏官34人,朝中大臣保奏无效,谏官不敢上疏。林熙春闻悉,毅然上《伸救言官疏》,慷慨陈言,请求公正对待谏官,一时激怒神宗皇帝,被贬后隐居庵埠宝陇村。

    神宗去世,光宗即位。泰昌元年(1620),年已68岁的林熙春重新被启用为南京仪制郎中,后又升任光禄寺少卿、太仆寺少卿、右通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等,天启元年(1621),河北玉田县兵变,林熙春临危不惧,率众驾车平叛,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天启四年(1624),林熙春年事已高,连上6封疏书乞休,提升户部左侍郎后,朝廷予以告归。

    回到庵埠宝陇村定居后,林熙春仍然关心家乡的利弊兴革,多次向地方官员提出建议,并出力囊助。在潮州府,争监税,减里役,倡建凤凰台、三元塔,修玉简峰,筑炮台于海口,浚三利溪,修龙头、东集等桥,倡修文庙、乡贤祠,捐赎佛寺田百亩作为秀才“科试”费用。凡属应兴革的地方公益事业,他总是不遗余力地促其实现。如江东三元塔的倡建,传说由于该处河段地势险恶,江水湍急,不少过往船只航行至此屡遭翻沉,林熙春力倡在江东鲤鱼山上建塔以作引航,三元塔(也称急水塔)建成后,船只过往平安无事。

    在庵埠宝陇村,保留着由林熙春之父与林熙春先后建造的林氏祠堂。当年朝廷特赐“三世尚书”,如今该匾仍悬挂祠内。

你是本文的第113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3-03-14
作 者: 张伟群 林佩芸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