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上海大众、天津夏利、广州本田成了现在许多汕头青年人嘴边的话题。他们或许不知道,早在三十多年前,汕头曾做过一场汽车工业梦。
一、“奋进牌”引出汽车梦 1970年,汕头地区组织14家厂社大会战,试制出7部“奋进牌”汽车。1973年,又组织17家厂社,投入3121名职工及385台设备,由市农机厂总装出GD130汽车10部。 在大兵团会战取得样车的前提下,1975年初省计委和省一机局先后发出粤计工字(1975)242号文和粤一机字(75)291号文,决定在汕头定点生产GD130汽车,并下达当年生产GD130汽车30辆、GD630汽车20辆的近期任务。 汕头地区在省文件下达后,成立了地、市两级汽车工业领导机构。工厂厂址选择在当时市郊金砂大队东北,首期厂区面积6.467万平方米。建厂时职工812人,并计划扩展到4000人。投产时共有各种设备241台。 1975年7月,启用“汕头汽车制配厂”厂名,同年11月,经市批准升格为局级编制单位,下设10个行政科室和9个生产车间。工会、团委、妇委及武装部同时配备齐全。 1976年初,汽车厂的基建、设备、人员等工作基本就绪,当年4月改挂“汕头汽车制造厂”厂牌。7月,农机厂总装工作移交给汽车厂,这样,汕头汽车制造厂就正式上马了。 二、六载艰辛梦未圆 根据省计委1975年10月10日粤机字(75)539号文《关于“广东130二吨汽车发展规划要点”的批复》,1976年应投入资金310万元(省拨款152万元、市投资158万元),达到年生产能力1000辆,实际装车500辆的指标。1977至1980年计划完成总计2015.29万元的投资,建成一个年生产能力5000辆,实际装车4000辆的中型汽车工业基地。 1976年,各种设备陆续购进和调入,人员从全市30多个单位调来,工厂边基建边投产,生产结构、劳动组织在较短时间内趋于正常。当年自行设计制造各种专机42台,工装夹具360多套,下半年便生产GD130汽车150辆,完成产值208万元,初步形成了生产能力。 1977年汽车厂继续上专机、上能力,上职工素质。方向机、变速器、铸造、锻造、车身、底盘、热处理、总装和后方9个车间逐步建立健全,驾驶室、车厢、前桥、方向机、变速器5条生产线全面投产,当年装车250辆,完成总产值341万元。次年装车184辆,总产值270万元。 1979年在海南岛进行整车性能试验,两车十六个项目获得4项优等、4项一等、6项合格。由于汽车质量上升,市场销路好转,省市决心增加产量,扭亏为盈。当年职工人数扩充至1036人,设备增加到360台,厂区面积6.46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639.9万元。时年正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工厂加强成本核算,应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全年生产汽车451辆,完成产值61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058.92元,每辆车成本降低了14%,企业首次扭转亏损,取得盈利1.45万元。 1980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汽车市场日趋萧条,而汽车厂已具备年产千辆的生产能力,为维持工厂生存,仅勉强生产汽车252辆,但当年就有125辆销不出去,积压资金100多万元,企业又亏损30.85万元。 1981年,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过渡,大量进口汽车涌入国内市场,汕头汽车厂在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根本无力招架,当年处于停产状态。全年仅将扫尾零部件装成GD630汽车14辆,总产值只有70万元,亏损额达到155.19万元,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 三、以史为镜识兴替 在困难压顶的形势下,汕头领导机关组织经委、计委、财政、金融、一机等有关部门,反复对汽车厂内外情况进行了调查测算,比较客观地认识了困难形势,预计如果维持工厂存在,每年至少要亏损100万元以上,因此,市革委会1981年6月30日发出汕市革发(1981)91号文,决定将汽车厂总装车间全部划给棉纺织工业公司,“作为发展一万五千纱锭棉纺厂之用”,将变速器车间联同后面的新征用地划给汕头自行车厂。 1981年12月,汕头市人民政府发出汕府(1981)60号文,正式撤消“汕头汽车制造厂”建制,遗留下来589名职工在原柴油机厂的地盘组成“汕头通用机械厂”,背着汽车厂留下来的100余万元的债务就地转产。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者,但不一定是成功者。汕头在感光材料、超声仪器、微型电机等新兴产品多次在全国先走一步,然而均难以为继,这原因是什么?道路在何方?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识兴替”。汕头要工业强市,后来者须在历史面前深刻沉思。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