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乌桥岛历史悠久,街巷名具有独特的文化寓意,或出于民俗、或出于行业。笔者近日查阅一些史料,加上走访老民居,对乌桥街巷名进行探究。
    享祠直巷:独特的祭祀文化
    享祠实际上是乌桥岛上一处最老的地名,原址在享祠直巷45号,即原红桥第一小学处。享祠原是同济善堂所办的同济学校。在《潮州志·教育志》中记载,私立同济初级中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同济善堂拨款创设小学于镇邦街善堂内,宣统元年(1909年)秋迁入乌桥新校,奉省提学使司批准立案,翌年增办第二小学于崎碌。后来在漳潮会馆(即原安平一小处)、旧公园谢厝祠(即原国平路小学处)均有办学,有开设过简易师范班、初中、小学等。当时宣统年间的同济学校,就是在享祠故址办的。享祠究竟为何种祠堂?从目前潮汕地区存有的享祠上看,有揭阳南砂乡的林氏享祠,其主要是同姓宗亲进行共同祭祀;而揭阳新亨也有义顺享祠,则为乡内不同姓氏的乡民祭祀各自祖先处。
    从乌桥享祠存在的时间上看,同济善堂一开始设立同济学校,并不选取在享祠办学,很可能当时的乌桥享祠仍然具备祭祀功能,或者原来享祠的业主没有将享祠产权售与同济善堂,而在宣统年将同济学校迁入,也表明了在宣统年间乌桥享祠已经基本不再进行祭祀了。而多姓合祭的享祠,并不冠以姓氏。从这一角度看,乌桥享祠可能是汕头在开埠前后,由于外来迁入的潮汕各邑乡民较多,并且居住场所较小,加上汕头当时水浸严重(如漳潮会馆就被戏称为“水浸会馆”),不具备放置牌位、供桌的空间,出于儒家慎终追远思想,多姓氏共同在汕头郊外塭地较高处修建了享祠,以此来共同放置祖先牌位进行祭拜。而后来,很多早期的汕头埠人已经逐渐买房置地,具备家祭的条件,也就将原先合祀的各自祖先牌位请回,最终享祠也就失去了原来的祭拜功能。
    因行业为名的乌桥岛街巷
    振球左巷、振球右巷、振球后巷:实业文化
    振球片区是乌桥一处极富有名气的片区,而实际上“振球”,是一家汕头民国时期的罐头厂和酱油厂。振球罐头厂是在1917年创办的,和当时乌桥北海旁路的同化罐头厂一开始都是生产罐头,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振球罐头厂转型为振球酱油厂,在二马路尾德仙里继续生产。从现在振球片左巷、右巷的范围上看,当初的振球酱油厂规模不小,也是乌桥商贸文化的一处地名留存。
    张耀轩地、陶金玉巷、榕耀桥:火车与货栈文化
    解放桥俗称火车桥,原因也在于靠近老潮汕铁路火车站候车处(即今乌桥火车路的火车左旁附近),潮汕铁路的火车头(即今汕头汽车总站)供人上下车,而火车右旁、火车左旁都是当时潮汕铁路公司的买拨地,用来囤放货物以及供人候乘。此外,乌桥也有一处“张耀轩地”,这也是潮汕铁路历史的见证。
    张耀轩实际上就是张鸿南,是张煜南的弟弟,均为梅县人。张氏兄弟清晚期均在南洋荷属苏门答腊谋生,在大埔籍华侨巨商张弼士门下做事,后来张氏兄弟在爪哇日惹开办公司,一时成为南洋新兴富商。张氏兄弟在光绪年间向清政府提出修建潮汕铁路的请求,经慈禧太后等同意后开建。当时乌桥岛今解放桥原来就是张氏兄弟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为“榕耀桥”,而榕耀桥周边的塭地、坭地,大部分都是张氏兄弟的土地,特别是在今同济三直路周边,也有一片地均为张耀轩的土地,故也命名为张耀轩地。
    除了张耀轩地之外,类似各大洋行的买办、巨贾都出钱买下或者填平乌桥部分塭地,比如怡和洋行的萧犀珊等,这也是清代地图中的“怡和洋行萧姓地”的来由。此外,乌桥很多栈巷均以铺号命名,比如陶金玉巷就是陶金玉这一家陶瓷公司的栈巷,和利栈内就是和利号的栈房,而明发栈巷则是民国时鄞明发所租赁的栈房等。
    牛屠地直巷、“猪屠地”、同兴街:屠业文化
    乌桥的屠宰业也曾经非常发达。比如在同济三直路的路尾,就有牛屠地直巷,这一巷子实际上是民国时期老汕头集中屠宰牛的地方,和瑞平路的牛屠地不同,瑞平路的牛屠地实际上是牛屠户晾晒牛皮处,而屠牛的过程基本是在乌桥岛上完成。当时乌桥最负盛名的牛屠户就是同兴号,这也是同兴街名字的由来。而笔者从老居民口中得知乌桥也有一处地方名为“猪屠地”,位置在三马路红桥二小的斜对面。后来经查阅资料,原三马路处有省食品公司粤东分公司汕头营业部在1955年8月设立的第一屠宰场,大体位置在今民主巷附近,实际上就是将当时汕头生猪屠宰业集中于此,故老居民呼为“猪屠地”。而同一年的11月,同兴等八家牛屠商号也在公私合营的背景下合并为第二屠宰场,位置在增太街处,所以增太街也就是新的“牛屠地”。
    乌桥岛的桥梁与渡头
    “新桥头”、红桥:桥梁文化
    乌桥也有一处地方称之为“新桥头”,其实就是廻澜桥。这一座桥得名于前清潮州总兵方耀为解决汕头地区水浸问题,疏浚韩江支流进行改道,而后改道形成的溪流就称之为廻澜新溪,在民国时期修成的廻澜桥也就因此得名,相对于同济善堂修建的同济桥,年轻的廻澜桥自然就是“新桥头”,在文革时期也一度改名为“文胜桥”。乌桥作为一座老木桥,一直都涂上黑色的保护漆而得名,其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一度将此桥涂为红色,称为“红桥”,这也是众多乌桥学校仍然保留了“红桥”旧名的原因。
    “石篱尾”与同济外桥:渡头文化
    居住过或者了解乌桥片区的人,都知道“石篱尾”。“石篱尾”就是指乌桥享祠与北海旁路片区。“石篱尾”指的是原来乌桥在早期是有石做篱笆围起来,而在“石篱尾”处原来也有同济善堂所修建的另一座木桥,即同济外桥(而今同济桥原为同济内桥),连接“石篱尾”到对岸的杉排街。同济外桥在战争时期被炸毁后,“石篱尾”一直都作为渡头,供人摆渡到对岸的市区。随着交通的便捷,“石篱尾”也不再是渡头,石篱也在改建后消失了,部分乌桥的民居也有将一部分拆卸下来石篱材料应用在建筑里。所以,乌桥除了同济桥、廻澜桥、光华桥以及解放桥外,也有这一座已经消失的第五条桥。

你是本文的第253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2、8
作 者: 许壁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