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蔗糖生产趣谈 最新 图1张

    在广阔的韩江流域,地下埋藏着一批大型系列石器,叫车公、车嬷、绞盘、方型桩柱(均花岗岩制品)。它是历史上民间使用的造糖车主要器械,其设计原理是按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木器造糖车改进而成的,改革年代估计是十八世纪中期。石器造糖车生产方式一直流传至二十世纪50年代末。而追溯我国制糖历史,据南朝梁时陶弘景《本草经》注,中国以蔗制糖早在六朝时已开始。
    潮汕平原地处亚热带,土地富饶,自古是甘蔗盛产之地。笔者生于1950年,家住潮安枫溪高厦村,小时候目睹石器造糖车榨蔗制糖之场景。每年冬至前后,甘蔗熟了,蔗农开始忙于榨蔗制糖工作。开榨时,通常每班需要三个人和三头强壮的水牛。三头牛按弧形排开,各用搭鞍安于肩上,两边套绳至后面横木两端,横木中间用钓钩连接索套于绞杆上,后面一个人高举鞭子赶着牛驭杆绕圈团走,绞杆的转动直接推动车公旋转,驱动车嬷夹转(雌雄石轴上端安装木齿辅助凸出石齿凹凸吻合)。这时,位于车边的工人开始作业,前者立于坑里送蔗进轴,后者轴后取渣,榨出的蔗汁就源源不断地流下来,从绞盘凹槽的缺口经木槽直接送至制糖工棚的汁池。首次榨过的蔗渣残留汁多,须重榨,第三次工人从一个三角状木架(名猪头槽)里面送渣进轴。制糖工棚紧靠绞坛一边,生产工人每班三至五人,通常建有一条三至五口鼎的长灶,先将稠汁聚入后鼎,然后逐加稀汁其余鼎内,从稀至稠逐鼎递进,最后一口熟糖。煮糖过程,蔗汁要投放一定配比的石灰,以保贮存不变质,后鼎还要投放少量豆油渣沉底,以防烧鼎。糖熟之后,把糖浆倒进木槽,经人工多次耙、翻、粉碎,最后制成一种香甜的橙色粉状物——红糖。经办一间制糖车寮,需配备三至四套牛力和二至三班人力,轮班作业,每天可榨蔗5吨左右,生产红糖10至12担。
    1957年,蔗糖生产展开了一场革新运动,种植推广台糖等优良品种,榨蔗逐步推广机械化生产,各县先后建成大型糖厂;另外,政府有关部门从外地购进一批日榨量15吨的小型榨蔗机,投放各地试点生产。由于榨蔗机生产力强,产糖率高,节省人力物力,成效显著,三年之后,榨蔗基本实现机械化,石器榨蔗车对比机榨,望尘莫及,最终受到淘汰。
    笔者与糖有缘,1977年至1983年在潮安县古巷供销社工作,负责古巷公社的蔗糖收购工作。其时,农村分田到户,解放生产力,潮汕平原甘蔗生产进入全盛时期。古巷是甘蔗生产基地,在春植基础上扩大夏植,大大地提高甘蔗产量。1979年是甘蔗丰收年,全社共开办土糖寮30多家,其中古一大队办了2家。本榨季共收购公、议价红糖5万多担,白糖200多担,这个数字最多只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另外,各大队还上调了一定数量甘蔗供给县糖厂生产。计划内收购一级红糖每担含税价30.50元。每年收购的红糖,大部分上调县糖专公司,有的调至汕头地区公司,计划供应民用,城乡居民每人每月凭票供应2两,每斤价格0.39元。这一时期的蔗糖生产利用率高,生产者用蔗渣拌糖沫放进窖池发酵,然后酿酒,酿过酒的蔗渣晒干作燃料,一点都不浪费。古五大队糖寮把榨过的蔗渣淋水,又一次进机榨汁,叫双机压榨,把渣里的剩余糖份洗出,将糖率提高到13%以上。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村出现战略转移,重心从农业逐步转向工业,昔日的成片甘蔗园成为工业区,蔗糖生产今非昔比。反而,南方闽、粤、桂、琼诸省的贫困地区,蔗糖生产比以前更有发展,食糖市场一直处于满足供应。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石器造糖车配件,随着历史变迁,它悄悄地退出人们的视野,渐渐地被人遗忘,成为文物。

你是本文的第444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7、6、11
作 者: 陈南星 文/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