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溪中影1.jpg

中离溪现貌

离离溪中影2.jpg

林丰俗的中离溪图

离离溪中影3.jpg

中离溪《开溪记》

乡村的早晨是从溪边“踏头”开始的,踏头——溪边或池塘边的石阶,湿漉漉的记忆油然而生。当第一缕曙光穿过村前的老榕树,榕树下的影子渐渐密集起来。村里的媳妇们提着篮子,篮里装着衣服,三五结伴而来,水声也喧哗起来,有谈话声,有笑声,有衣服下水的哗哗声,有刷衣服的洗刷声,一切汇成一首乡村浣衣曲。

趁着晨光,我与友人相约来到金石塔下村的中离溪,金阳下的溪水别有一番风韵,茂盛苍虬的大榕树依旧守候在村口,一座石板桥横跨溪两岸,成为村民进出村庄的要道。它历经沧桑变化,而今已是风烛残年,桥梁的缝隙长满青草,有一株鸟榕探出半个身子。溪流潺潺,水面上光影斑驳。这座小石板桥名叫“凃公桥”,长在村间少人识得它的真面目。

凃公何许人也?在潮汕几乎人人皆识薛中离,又有几人识得凃公呢?

凃公,名竹泉,明代任潮州府卫,即凃经卫,是军队卫所的首领,辅助薛中离修建中离溪,造福一方人民。

薛侃《开溪记》有较为详细的叙述:“丁亥冬予(薛中离)过其处察其可浚而通也,以告府主王公子章,公命经卫凃子相之……”可见这项工程是薛中离提议,得到当时的潮州知府王袍(字子章)的支持,并派经卫凃竹泉协助薛氏主持管理这项工程。

当年,中离溪还不叫“中离溪”,东西两河段并不相通,是名符其实的“中离”,农田灌溉和水运交通极不方便,薛中离提议潮州知府修建疏通溪道,给予潮揭二县人民以方便。

凃公桥遥对宗山书院,两位先贤默默相对,情意相牵,沐浴历史的风雨数百载。

嘉靖七年,凃竹泉驻守海阳县,听闻薛中离修溪之事,星夜前往拜会,商讨具体事宜。薛中离说:溪道瘀堵,东西溪不相连,民之苦也;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种植,依赖于水利灌溉。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兴修水利,疏通河道。

凃竹泉欣然应允,尽全力支持,他栉风沐雨,不辞辛苦,殚精竭虑,夙夜劳瘁。他亲自在东溪堪探地形,涉水而行,赤足踏在污泥之中,亲自指挥部下铲除瘀塞。

这项工程历数月之久,从嘉靖七年(1528)的正月二十四日开始,到三月十六日竣工,其中辛劳更是可想而知。溪流一开通,天降甘霖,百姓感激薛中离与凃经卫的劳苦之功,便“呼其溪曰中离溪,呼其桥曰凃公桥”。

中离溪开通之利,按中离先生的自己的话讲:“此溪一通,农者利灌,商者利贩,居者利运,行者利舟楫,盖乡愿也。”其对百姓之功不可谓不大,是贯穿潮州府城到海阳(今潮安)、揭阳的南北交通运输要道,惠泽一方,至今近五百年。

中离溪还有一段与状元林大钦有关的传说。

相传,薛中离打算修建中离溪时,需要征地,其中有林大钦家的一块田园。林母夙夜忧叹,她对林大钦说:“孥啊,我们家以这块薄田为生,收归官府之后,我们如何生活啊!”林大钦安慰母亲说,“娘,不用担心,我来跟官家说,不会动到俺家的。”

隔天一早,林大钦就跑到薛中离驻扎的祠堂找他理论。薛中离想试一试林大钦的才能,便说:“听说你会作诗,我们来对诗,你对得好,我便听你的,好吗?”林大钦问他要对什么诗。他说每人4句,都要以“三字同头”起句,“三字同旁”承句,三、四两句中一定要含有头两句中的那三个字。林大钦满口应承,请他先吟。薛中离便吟道:

三字同头官宦家,

三字同旁绸缎纱。

如今穿着绸缎纱,

乃为官宦家。

林大钦听后立即大声朗诵:

三字同头大丈夫,

三字同旁江海湖。

将来走遍江海湖,

便是大丈夫。

薛中离点头赞赏,对林大钦说:“你说的事,等我们再商议吧。”

林大钦高兴地辞别出门。殊料一大堆乌黑粘糊的池泥阻在他面前。他想:刚才来时,路上还是干干净净的,莫非是薛进士令部下搬池泥来刁难我?他回头一看,见薛中离悄悄地跟在他后面,于是,他不绕道,穿着红鞋一边从容踩过池泥,一边高声吟咏:“红鞋换乌靴,朝官随后行。”薛中离闻言,彻底佩服了,立刻叫住他,从袖里掏出一对蜜柑递给他。林大钦回到家,亮出两个蜜柑,对母亲和婶母说:“我领了薛进士的‘情’啦!”柑与橙同类,潮汕话“橙”与“情”谐音。

薛中离后来果然把溪道改向山脚下的一片荒地去,这便是现在弯弯曲曲的“中离溪”。

从此以后,“红鞋换乌靴”和“领情”的传说在民间流传。

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溪流也从古时流往现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离溪不仅承载农业灌溉的任务,还加强了邻近各镇的联系。父亲回忆,他幼年经常往返于金石和彩塘之间,亲眼目睹中离溪的兴盛与衰落。

那时,伯父在金石公社当干部,父亲跟随祖父母居住在彩塘老家。中离溪就在父亲的回忆中静静流淌。它如一条飘带,蜿蜒曲折,系住“二县七都”。

金石的物资从灰窑头装载入船,沿途一路经过“神仙桥”,仙乐直接运到彩塘市场的“水关口”。两岸风光无限,有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有熙攘的集市群像。有啁啁的鸟鸣,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卖声。虽说是内溪内河,但是她的襟怀,却是那么宽广。

一只小船,载着肥料,划过时空欸乃而来;一只小船载满希望,靠上家乡的渡口……记忆里残存一溪的笑声,一溪的呓语。

倏忽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染随之而来,中离溪变得污浊不堪。2017年以来,潮安以水环境治理为统领,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全面实施“水岸同治”,逐步实现“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为一体的新格局。

中离溪经历了风风雨雨,离离合合,终于又恢复溪清水碧,朱红的栏杆栈道,有如一条彩带环绕着溪水,蜿蜒盘旋,越来越远,消失于山水深处……

历史的河流总是奔涌向前,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如水面的倒影斑驳,照见深邃的空间。有些史实,泛起涟漪,却偶尔有如河道瘀塞,连贯不上,也须靠我们去挖掘疏通,还原它本来的面貌。那些残存的古文物,就是佐证的残片,连接起古今的通道。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