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从必需品到收藏品 最新 图1张

    收藏界收藏的对象中,物质紧张时代用了40多年的粮票就属其一。如今有些粮票价值不菲,价格还一路攀升,一些存量很少的居然炒到几千元一套,远远超过票面粮食的价值,令我们这些见惯粮票的人大跌眼镜。
    粮票流通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粮食定量供应时期,本来只是购买粮食的凭证,后来才成了黑市交易的“日常商品”。那时候家家有一本存折似的粮本,购粮时粮店会在当月的那一页上登记,直到该月的定量买完。粮本上的定量也可以换成粮票取走,用来上饭馆吃碗点心,买点米面制品。因为饭馆和食品店除了收钞票还要收粮票,商品标价上既有金额又有粮票,例如到糖专店买一斤饼干收人民币几毛还要粮票几两,弄得海外回乡的亲戚如坠五里雾中。在食堂购饭票要交粮票,开会出差交伙食费要交粮票,碰上出远门跨省过市,本地发行的粮票就不通用了,得打张证明到粮食部门兑换些全国粮票,那情景俨如现在出国要先到银行换些外币作为零用或购物,否则到了外地连饭都吃不上。全国通用的粮票叫国票,依次类推有省票、市票甚至县票,还有侨汇票、军票、专用票以及很多我们见不到或没听说过的特种票。虽然面额一样都是几斤几两,但由于通用范围不一样,黑市里国票要比省票贵,省票要比市票贵。
    粮票是禁止买卖的,但粮食定量是按年龄和职业平均分配的,而各类家庭和个人的饭量不同,各人余缺也不同,所以还是有粮票的黑市交易。我上学时有段时间在学校附近的街道食堂用午餐,有一位搬运工人在那里用餐,他饭量很大,经常找别人买点粮票填补。我当时正迷上装配半导体收音机,需要买一些很贵的零件:一粒三极管要一块多到六七块,磁性棒、可变电容器、动圈喇叭件件都要一两块钱。为了装一台收音机,又被每斤粮票值1块多的天价所吸引,我也跟着别人省吃俭用,用省下来的饭票换钱买零件,直到被父母发现才收手。
    改革开放后,粮食供应逐渐充裕,议价粮食市场逐渐繁荣,汕头和南方很多地方一样,率先可以用钞票抵粮票上饭馆,吃碗白饭面条粿条没有粮票的话,可以每两几分钱地折成钞票付账,但当时在北方还行不通。有一次我们出差到北京,不习惯带粮票上街,肚子饿了要吃顿午饭,踏进第一家饭店,售饭票的非要我们交粮票不可,没全国粮票北京市粮票也行,我们好说歹说,售票的就是不让步,一个劲叫“下一个”,下起了逐客令。我们悻悻然退出来走进第二家,排完队向卖票的十分礼貌地哀求加解释,说我们广东已可用钞票抵粮票了才没带粮票在身。她听了瞪着双眼,一副不屑的表情:“你们广东?我们这是北京!”我们只得知趣地离开。又光顾了一家卖面食的,准备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结果还是被千金难买的粮票难住无法交易,“光顾”而已。记得我们后来吃的那餐“饭”是不用粮票的瓜果。
    慢慢地,全国各地都可以用钞票代替粮票了,有些食品店和饭馆的标价牌上写明有粮票的多少钱,没粮票的多少钱,就像当时的牌价物资和议价物资一样实行双轨制。又慢慢地,用粮票的牌价商品消失了,只剩下收钞票一个价格。1990年前后,各地取消粮票,连粮食也一样,定量供应的牌价跟着消失,粮票终于成为历史。
    粮票虽不再发行,也不值钱了,但心有余悸的母亲还是珍藏了一些,习惯了几十年使用粮票,她怕有一天粮食供应再度紧张,粮票还会用得上,我们笑话这是杞人忧天,根本不当回事。如今,人们不再担心又有粮食定量供应的时候,相信粮票不会重新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必需品,却预料不到今天能变身为记忆昨天的收藏品,身价百倍。

你是本文的第64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1、13
作 者: 江建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