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外出,偶遇一位先生,他说曾出差前往汕头,在那边小住一段时间,一些事情让他记忆深刻,他说那是个很有善爱的城市,每天打开电视看汕头节目,经常看到报道一些有困难需要关爱救助的信息,还有许多响应前来捐资捐款扶助场面,更让他感动的是,一些受到救助的困难者,并非是本地人。当时正是中秋前夕,当他行走在汕头城大街时,不经意发现,有很多发放粮油等各种救助用品发放站,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让他颇感惊异,他走遍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还没有见到如此普遍盛行场面,还有很多免费茶水供应点,他很感慨地说,可见这是个充满关爱的城市,乐善好施的文化非常浓厚且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当下人们都对慈善事业抱有怀疑抵触状况下,仍然能如此表现,太难能可贵了。有这种文化的地方,会很温暖不会有冷漠。 自古潮汕大地,都有扶危济困、扶老助残、兴学助学、铺路修桥、热心公益、行善奉献的优良传统,从普通基层民众到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其思想中大都树立形成了善爱价值观,并融入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付诸于行动,这来源于潮汕文化中慈善文化因素,慈善文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最具鲜明地方特色,潮汕慈善事业与行为追求表现,更多的是体现个人和民间组织自发自愿自主自觉行为,这与潮汕慈善文化的悠久性和文化的传承、文化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性直接关联。潮汕人所树立形成的善爱精神文化,不仅在潮汕本土繁衍生息,而且还随被迁徙到海内外各地的潮汕人所继承传播,发扬光大。分布于本土之外各地的潮汕人,往往也是当地最热心公益事业、走在捐赠奉献行善关爱前列的人,经常受到表彰,潮汕人也因此与慈善事业善爱精神联系起来。在潮汕,即使生活困难的普通底层民众,也以杯水把米的方式尽力所为展现善爱精神力量,许多潮汕人当事业有成时,或者稍有成就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哺家乡,造福乡里,或修桥铺路,或建学校养老院,捐资捐款、助残扶贫,热心公益慈善事业,这成为潮汕大地最亮丽突出的现象,比起国内其它城市,潮汕大地这种慈善文化善爱精神氛围更浓厚、更突出普遍、更深入人心。 说到潮汕的慈善文化善爱精神就不能不提“善堂”,善堂是潮汕慈善文化事业的先驱和组织机构,起源于宋朝由释大峰祖师创办的善堂,开创了由民间组织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先锋,它融合个人、社会、宗教、社团力量,将慈善事业、信仰、行为、价值观推广到全社会。善堂所开展的活动内容,与其它宗教和慈善组织没有根本差别,但它的建立,远比后来传入中国的西洋宗教慈善组织更早,对比国内当时的慈善组织,潮汕善堂最大特点就是,所从事的活动和善款来源,皆来自民间组织与个人,由此可见潮汕慈善事业的发达和善爱精神文化的普及与深入人心。善堂及文化也随着潮汕人迁徙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由此也证明,潮汕慈善文化、善爱精神源远流长。 善爱是福根,曾经感动潮汕人也让中国感动的“关微”,是现代普通潮汕人对善爱精神的诠释和传递。人的生存意义和快乐,很多时候体现在于能否对家人、社会、国家有作为,而其具体表现的就是能否有能力付出奉献给予,这在很大方面反映了人的价值所在。能够有所作为、对他人有帮助,会让自己从中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从而感受到快乐幸福。一个社会,如果笼罩着相互关心扶助、充满善爱的氛围,那么这个社会必然非常和谐也很温馨。而慈善事业为不同阶层信仰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身价值与精神追求的平台,没有一个国家和一种体制能够做到完全完善完美,而慈善事业能够弥补其中不足,让善爱延伸到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潮汕文化慈善元素,使潮汕人以乐善好施成为传统和信仰追求,潮汕社会人情味浓,重视邻里关系,注重家庭社会和睦,讲孝道家风,体现的就是善爱精神,潮汕人认同善爱是福根,行善有福报,这与慈善文化盛行紧密相连。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和谐与民众幸福感,并不是单纯依靠经济发展、GDP增长、工资增加、物质生活条件提高等经济因素就能实现,快乐幸福感表现得更多是一种心理心态感受,因此它还需要相应的文化、包括社会价值观配套,慈善文化所包含的善爱精神,给社会与个人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从善如流的社会,必然是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追求善爱、以此为价值观者,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人生意义和自身价值,心态健康向上,因而也更有快乐幸福感。因此从政府到全社会,都应当大力弘扬宣传潮汕慈善文化和善爱精神,都有责任去培植推广传承这种文化和精神,并为相应的事业开展提供大力支持与帮助。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