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之后,忙碌了一季的农民看到收获了的沉甸甸的五谷,他们不会忘记大地的恩赐。在他们的观念中,冥冥中有一位主管着农业生产的神祗。这就是五谷之神。五谷这一名词在当初创造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没有留下记载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解释,是汉朝人写的,指稻、黍、稷、麦、菽(即大豆)五种农作物。 潮汕“五谷神生”习俗 潮汕五谷神生在农历十月十五,在这一天,农民用新米装满米筒,插上从田地里采摘的5条大谷穗,供在香案上,做香炉用,并用红纸贴米筒一圈,便算是五谷神位(在潮阳一带还有以绘制神农像的小玻璃镜,长年作牌位供奉)。农民祭祀的供品除三牲或五牲、果蔬外,品里还有用米粉和花生做成如谷穗状的“谷穗”,澄海一带还用米粉作皮,用萝卜丝、花生仁、芹菜等作馅,做成挑稻草用的扁担状的“尖担”。香案上还要摆上5碗新米饭、5杯茶、5杯酒。潮音“五谷”与“五角”同音,有人误认为五谷神的形状是五角的,所以添制祭品如红桃之类时,便有人用料塑成一个头分五角的孩子像。焚香礼拜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语来答谢谷神。同时还要到田头祭拜土地爷。在这两三天里,不论贫富,米缸里总要盛着米。如果是空空的,便认为不吉利。城里人也拜五谷神,习俗与乡村大致相同。 “五谷神”的由来 五谷神是怎样的神仙呢?周代拿稷来代表谷神,和社神(即土神)合称社稷,神话传说,社神和稷神是远古时水神共工的两个儿子,传说共工在与其他神争夺地盘时,把撑天的柱子撞折了,还触倒了不周山而造成天下洪水泛滥,给天下苍生带来无尽灾难。幸好女娲氏炼石补天,才把天地分开。共工的儿子勾龙为了弥补父亲罪过,全心全意把被父亲弄裂的土地补好,把地填平,水陆分开,让人们能生产。因此玉帝很高兴,封了个“后土”的官,就是后来的社神。勾龙的弟弟见大哥做好事,也决心为百姓做好事,尝尽天下百草,发现五谷可吃饱,推荐给农家种植,开始有了农业生产,便是稷神,周朝农官也称为后稷。在《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谈到其他重要作物收获的时候,说“尝麦”、“尝黍”、“尝稻”、“尝麻”,当说“尝谷”时说成“尝新”,含有新谷接旧谷的意思。这些现象也说明谷子是周代的首要作物,特别是“尝新”的说法,反映谷子在当时全国粮食供应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后来人们亦称神农氏为五谷神。《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制农具,教民耕作,使百姓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其实把五谷神指定认为神农氏或是后稷,只不过是士大夫们将乡间的民俗信仰正统化的一种努力而已,诚如沈敏在《潮州年节风俗谈》一书中所说的一样:“据说五谷神即是神农氏,这天的祭拜是纪念他教民耕种的劳苦……然而这是从一般知识分子的口中得来的。农民则大多只懂得祭拜而已。”对五谷神的祭祀,应是来源于上古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祖活动。《礼记·月令》载:“是月(十月)也,农乃登谷,天尝新,先荐寝庙。”《荆楚岁时记》亦云:“十月朔日……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后来,这种习俗沿袭下来,并且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便想象出冥冥之中有一位能主宰五谷生长的神,并且将五谷丰登时作为他的生日行祭祀之礼,以答谢其恩德。 “五谷爷告无状”的俗语掌故 奇怪的是,潮汕人把五谷神称为“五谷娘”、“五谷母”。这与大家称大地为母亲的道理一样,源于母性社会的女性崇拜。潮汕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五谷爷告无状”的掌故。传说五谷爷被呼为五谷母,弄得他不尴不尬,便写了一纸状词呈诉观音菩萨,望给其评理,讨还公道。观音看完状词后笑着说:“我这观音大士,不也被人称观音娘么?算啦,只要慈悲为怀,是男是女,又有何关系呢?只要受百姓尊敬便够了。”五谷爷听后,心里仍不舒服,又上书给玉皇大帝,并把观音大士被称为观音娘娘也写上去。玉帝看后大笑:“卿所奏二例属实,然称男称女,于本人无损,也无伤大局,何必耿耿于怀?岂不闻潮汕人有句口头禅‘父是天,母是地,老婆是玉上皇帝么!’朕可当百姓的老婆,何况你等呢?!”五谷爷只好点头谢恩下凡。从此“五谷爷告无状”也就成了一句俗语掌故。这个掌故实在反映了潮汕人的幽默。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