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语说:“输人不能输阵”,以乡村、群体出现的活动,谁愿意落后呢?在岁时节日、游神赛会中,人民群众为营造节日氛围,增添欢乐气氛,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拿出拿手把戏,展示绝活。有的乡村,还将家藏的玉石、字画、古董、盆景、手工艺品摆出来,供人欣赏,俗称“摆古董”、“摆景”。四乡六里的人都会来看热闹,带来他们的心爱之物进行展示、交流。所以,旧时潮汕民间过节或游神,又是一个集中展示民间艺术的文化竞赛盛会。换句话说,潮汕的民间工艺美术,不少与潮汕民间的岁时节日、游神赛会相关联。 古字画。在游神赛会时,各姓氏祠堂的主持者,会把神坛布置的很有文化味,深藏不露的古字画作品会在这时露脸。正月十七至十九日“澄海冠陇敬娘妈、关爷赛大猪传统盛会”,值年的姓氏也会把各祠堂珍藏的古字画展示出来,如光绪二年卢恒泰《冠山环翠图》等古画和光绪元年卢邦栋《关夫子觉世真经》等书法作品。他们在欢庆物质丰收的同时,也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剪纸。潮汕民间剪纸的主要用途,是在时年八节时张贴在室内外的门窗或墙上作为装饰物增加节日喜庆气氛的,或在婚娶时装饰在妆奁礼品上,或游神、祭祀时置放在祭品上作为装点等等。 潮绣。潮绣是粤绣的一大分支,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其构图均衡饱满,色彩浓艳,纹理清晰,装饰性强,垫高工艺犹如主体浮雕,绣清物异,富丽堂皇。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就有“潮州妇女多勤纺织”的记载。《岭南丛述》又有“清代粤绣公认多是广州、潮州人,特别是潮绣工为上”的说法。早年,潮绣工艺也大量展示于潮汕民间时年八节和游神赛会上。如正月游锣鼓,洋洋大观的标旗和骑标姿娘仔的绣花衣着,均为潮绣。每年正月游神赛会,“安济圣王”等老爷的神袍,必须一年一换,乡里主事者均不惜重金,聘请名师绣制,以博“老爷”欢心,保佑乡民一年平安。 抽纱是汕头市开埠前后,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入汕后传入的手工技艺。抽纱制品美观大方,被广泛应用于游神赛会扛标旗少女的旗袍,抽纱衣着成为正二月农村的一大景观。 潮绣、抽纱制品的图案,常以动物、植物来寓意,通过图案,表达吉祥如意的意愿,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花瓶中插如意——平安如意; 蝙蝠、寿字——福寿双全; 小儿提竹竿放鞭炮——竹报平安; 小儿骑白象,手持如意——吉祥如意; 梅花、喜鹊——喜上眉梢; 蝙蝠、钱币——福在眼前; 鹿、鹤、梅花——六合同春; 白头翁鸟——白头偕老; 小儿骑麒麟——麒麟送子; 五子小儿——五子登科; 三种圆形水果——三元及第; 花瓶中插三戟——平升三级; 莲花、鱼——连年有余; 天官、蝙蝠——天官赐福; 五只蝙蝠围绕寿字——五福捧寿; 一群蝙蝠、一堆桃——多福多寿; 喜鹊,三元:福、禄、寿——喜报三元; 蝙蝠、扇子、桔子、磬——福善吉庆; 凤凰、太阳——丹凤朝阳; 龙、凤——龙凤呈祥; 牡丹、玉兰、海棠加春景——玉堂富贵; 芙蓉、芦花、鸳鸯加秋景——福禄鸳鸯; 喜鹊、梅花枝梢向上加冬景——喜上眉梢。 木雕、石雕、金漆器具。潮汕的木雕、石雕、金漆器具,艺术高超,价值非凡。古时潮汕盛产樟木,潮汕的大小山岗盛产花岗岩。这些,都是木雕、石雕的良好用料。潮汕的木雕始于唐,盛于清,属建筑及日用品的装饰艺术。潮汕木雕有浮雕、主体雕、通雕(透雕)三种,题材有花卉、动物、人物等。木雕、石雕等普遍用于庙宇、祠堂等的装饰。而金漆器具,更是潮汕民间祭品器具不可或缺之物。 彩灯、年画、纸影、灯笼、木偶、泥塑、香包、“活人灯”、嵌瓷等,无一不与潮人的节庆、游神和神庙装饰相关联。 潮汕民间舞蹈,如英歌舞、车鼓舞、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鳄鱼舞、白马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舞鲤鱼、舞九鳄、布马舞、舞狮、舞龙、耍竹龙等,都是游神赛会时的把戏。 潮乐、潮剧、木偶戏等等,都会在时年八节中展演。每年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游神赛会的标旗队,有潮剧戏出人物,有潮乐队,有潮汕锣鼓队,还有茶担。标旗队中穿袍的乡里老大、着唐装的童佬,洋洋大观。晚间,在老爷宫前的戏台上演潮剧,做木偶戏,热闹非凡。有的乡村游神锣鼓队光锣就有36面,有的乡村游神后,连续演大戏一个半月。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