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和元宵节,潮人喜欢吃鼠曲粿。鼠曲粿是一种药食品,这种食俗由来已久。

    我尊敬的潮人同胞吃完可口的鼠曲粿之后,免不了又要来一番争论:鼠曲粿的辅料鼠曲草是不是也叫白头翁?这番争论由来已久。愚人镇凯不揣浅陋,而今也来谈谈陋见,敬请读者教正。

    愚见:如果以书为证,以权威工具书为准绳的话,鼠曲草和白头翁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种草药。

    《辞海》有载:鼠曲草,也称佛耳草。菊科,二年生草本,密生白色绵毛。叶互生,多为匙形,头状花序簇生枝顶,初夏开花,花黄白色。我国各地普遍分布。地上部分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祛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气喘等症。民间于清明节时常采嫩茎叶和米粉制饼团食用。《本草纲目》也对鼠曲草有记录,内容大抵相同。按《辞海》和《本草纲目》记录的“清明节”食用鼠曲草,所言应是北方现象,北方气候寒冷,鼠曲草二月才发苗,所以只有到了清明时节才有鼠曲嫩草可采用,而潮汕地区气候温暖,几乎终年适宜鼠曲草生长(潮汕的鼠曲草有大、小两样,均可食用),潮汕也就终年有鼠曲粿(揭阳长年有“乒乓粿”为证),尤以春节、元宵最盛。

    《辞海》也载:白头翁,毛莨科。多年生草木,被白色柔毛。叶基生,有长柄;叶片三全裂……早春开花,花单生花茎顶端,暗紫色,外被白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等地。根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热毒泻痢,下痢脓血等症。近多用治阿米巴痢疾和急性细菌性痢疾。

    当心!可别把药性大相径庭的白头翁当鼠曲草来食用。幸亏,潮汕不是白头翁的产地,还没有听说由此惹起的祸(白头翁无毒,误食也不致有大碍,只是用于做粿味道不佳)。

    潮人将鼠曲草又称“白头翁”,岂无混淆视听之嫌?该不该正名正视听?愚见:也无须。此乃文化传播约定俗成之现象。约定俗成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味草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甚至有甲地将乙地的A草称作B草,而将B草称作A草的现象。例如工具书上的“苦草”,即是穿心莲,也叫“一见喜”、“四方草”、“榄核莲”;而潮汕不少地区所称的苦草,却是龙胆草,也称苦胆草。没有人将“穿心莲”称为“苦草”,而称穿心莲为“龙胆草”、“苦胆草”的大有人在。这岂不是“更混乱”的混淆?然而,大可不必惊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山上叫什么药名”。把鼠曲草也称为“白头翁”时,最好加上“有些潮人称作”。——愚人镇凯认为。

你是本文的第107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0-02-28
作 者: 鄞镇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