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人谈蝉,往往只注重蝉意,而忽视了蝉味。关于蝉意,我们可以随手举出很多例子。以语言来说,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伺蝉”、“金蝉脱壳”、“噤若寒蝉”、“春蛙秋蝉”、“寒蝉凄切”、“貂蝉满座”等很多成语和“蝉联”、“蝉翼”等很多常用词。古人又认为,蝉是一种有德行的虫子,虽出身子污秽的泥土,却能够通过蜕变羽化而获得重生,从此处高枝而饮晨露,显示出“清高”和“廉洁”的品格。但古人在歌颂蝉的精神的同时,却也常常惦记着蝉的肉体,也就是蝉的美味。 有关古代食蝉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内则》,里面提到了蝉与牛、鹿、豕(猪)、麋、獐、雉、兔等三十一种君王日常所用的食物。《庄子·达生》则讲了一则叫《痀偻承蜩》的寓言,痼偻即驼背,承是粘,蜩是蝉。说孔子在楚国遇见一个驼背用竹竿粘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准确,就问他有什么秘诀,驼背说只是勤练和专心而已。驼背能以捕蝉为业,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个食蝉的市场。 曹植在《蝉赋》中虽然也用“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等华丽辞藻来赞美蝉,却用“委厥体于膳夫,归炎岸而就燔”来讲述蝉的另一种捕食方法。“燔”就是烧烤的意思。比起后世的烤羊肉串来,这种称为“耀蝉”的食蝉方法实在是太高明了!可惜后来随着食蝉习俗的消失而被人淡忘了。 具体做法是先燃起一堆篝火,然后摇动附近的树枝,将蝉驱赶出来,让其自投火网。因为蝉翼遇火即着,蝉就会掉落火里被烤熟,完全不需要人工去抓蝉和串烧。由此荀子还想到了网罗人才的方法,他在《荀子·致士》中写道:“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时间翻到民国初年,国学大师胡朴安在编撰《中华全国风俗志》时,发现粤东的潮州居然仍保留着中原古代的食蝉习俗,认为是“潮人特异之性质,恐他地未之有也”,因而在书中记叙说:“五六月时,有人于树上粘捕蝉,在市呼售。人家购之炙熟,以啖小孩,谓食之能消疳积。” 邹树文19日1年出版的《中国昆虫学史》,引乾隆《潮州府志》所载:“潮人常取蝉,向火中微炙即啖之”,以证明“直到清代文献中还是有以蝉为食的记载”。相同的内容我还在嘉庆《澄海县志》中见过,不过前面加上了“蝉无口而鸣,饮而不食,二十日而脱”的说明。 我小时候也捕过、烤过和食过蝉,算得上是一个知蝉味的人了。我还清楚地记得,粘蝉时无需什么特别的技巧,但一是要选用粘性的新蛛丝,最好是早晨刚吐在日下能够闪光的那种,以免粘到后让蝉挣脱;二是竿子不能举得太高,要从蝉的背后慢慢靠近。荀子所说的那个耀蝉的方法我没试过,但这不奇怪,那种大智大慧可不是任何人随便就能够想出来的。我们一般都是将蝉玩到不太会叫的时候才拿来烤,要将头先拧下来,从脖子里塞进几粒盐和乌豆,这样烤熟后的蝉才有滋味。
|
你是本文的第660位读者 来 源: 《潮菜天下》 作 者: 张新民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