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中,品茗之道是文化、也是哲学,至大至深,包含着儒、道、佛诸家的精华,包含着无数的玄机和中国人的宇宙观。茶与中国的人文精神一结合,其功用便已远远超出其自然价值。

    考察各地的茶文化,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潮汕的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杰出代表,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赏玩为一体的完整茶道形式。

    潮人一生被潮汕工夫茶那浓浓、酽酽的文化氛围所熏陶、所感染。每家每户、小作坊、小卖摊甚至田间路陌,到处都可见品赏工夫茶的场景,考究的冲泡程式、优雅的礼让仪轨、圆融的伦序观念“中规中矩”、“谨遵古制”,无不充盈着中国人特有的古典文化精神。

    在飘逸着工夫茶香的潮汕大地上土生土长,身溺其中,神元深处也就打上潮汕工夫茶鲜明的烙印。我认为,单就品茶而言,只有潮汕的工夫茶能淋漓尽致地营造饮茶艺术的气韵和精神,高冲低斟、炭火闪烁、水气氤氲,都体现雨露均分的大同精神和圆满的东方哲理,齿颊留韵、舌底留香之际,风生腋下,劳累和烦苦早就抛到九霄云外,精神境界已达到极远之处了。

    潮汕工夫茶既重程式和技巧,亦重水质器具。炉宜红泥烧制,炭应坚木锻焙,杯要白胚细瓷,一丝不苟,无不返朴归真。然而,这些也还比不上一把好壶在饮茶者心中的重要性。每一个善饮者,都有一把心爱的茶壶奉为至宝、养护备至。何谓“养”,那纯粹是年长月久茶气的滋润和渗透,久而久之,壶本身便会遍体含香,冲泡出来的茶汤就气味悠长。《清稗类钞》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这“养壶”的重要性。潮州某富商好茶尤甚,一日,丐至,倚门而立,不讨饭,独讨茶:“听说君家茶最精,能赐一杯否?”富商奇道:“你一乞丐,也懂茶?”丐道:“我本富家人,只因终日溺于茶趣,以致穷而行乞。”富商如遇知己,呼入落座,茶成,这丐者品了一杯说:“茶是好茶,可惜韵味不够醇,乃新壶耳。”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旧壶,色虽暗淡,但打开盖子香气清冽,冲泡出来的茶果然不同。富商爱之不已,愿以三千金求购。那丐不肯,说:“今日合是有缘,但此壶只能共享。”二人遂成至交。

    潮汕工夫茶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既有明伦序、尽礼仪的深刻儒家精神,又有优美的茶器及冲泡方式,不愧为高明的茶艺;有精神与物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小中见大、巧中寓拙、虚实盈亏的哲理,有潮人对生命的圆满充实的追求,单这“工夫”,便包含了多少内容。

    我有一朋友喝茶有年,有次慨然叹道:好的、差的茶都曾经品过了,但差别也就在开头几冲(遍),越到后来,差别越来越小了,终而殊途同归。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喝茶的心得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原先好计较的个性渐渐变得冲淡平和。可见,茶道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确能升华人的精神品格。

    这是一个独特的体验。由此我隐隐懂得:所谓境界,乃是实有的随岁月渐渐褪去,留下了一抹想象的虚空,让我们去意会。

    人生是需要想象、需要虚空的意会的,这是引领我们到达精神彼岸的津渡,茶,恰恰给我们营造一个意念回旋的自由空间。在陶然中,我们会感受到高洁的情韵,会获得精神的飞扬。

    是啊,人生无常,生活已多无奈,何不让茶香氤氲在我们周围?风过陋室,雨打芭蕉,我且不管。能得一泡好茶,约三五知己,守着红泥炉,“请得关公来巡城,又有韩信点奇兵”,在轻啜慢品间体会人生本真的滋味,此乐何极!

你是本文的第152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9-02-11
作 者: 陈坤达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