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两个以节气为传统节日之一(另一个是清明节),俗称“冬节”,又称“亚岁”、“贺冬”、“一阳节”、“消寒节”等等。更有趣的是,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两个“至日”:一是“夏至”,一是“冬至”,故唐代诗人杜甫在《冬至》中有“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的诗句。这里的“至日”说的便是“冬至”。
    我国有不少的文人骚客,总喜欢在传统节日里,应时、应景抒怀,冬至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也不会例外,特别是唐宋的诗人、词人更是少不了要吟诗作赋填词的。但是,由于冬至是一个“活节”,因而没有像其他节日那样,有着很多妙趣的传说,而只是保留着单纯的节令气息和微妙的人文特色,诗人和词人更多的也是从节气的特点进行吟咏的。
    在我国的节气中,冬至是最受人们重视的一个。这是因为冬至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也称冬至线)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白居易的《冬至夜》中这一诗句,正是以“三峡南宾城最远”作衬托而道出此一特色的。冬至过后,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黑夜渐渐缩短,因而也就有了程垓《一剪梅·冬至》词中的“只喜人间,一线添长”之句出现。古时候还以黑夜为阴,白昼为阳,深谙阴阳之道的古人,便以冬至为阴阳二气的临界点,认为“冬至阳生,万物苏醒”。其意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便会慢慢回升了。杜甫的诗《小至》则生动地写出节令景致和地方节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此诗虽然一开始也写出古人所说的“冬至一阳生”,春天就要到来了,给人有天时与人事相催促的感觉,可此时节的白天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将增了一线之功,填在律管中的葭莩灰也从“黄钟”管中浮出。但是紧接着,诗人即写出节侯的景致;岸上的河柳将在等待腊月舒展嫩绿,换上新颜;山中的梅花凌霜傲雪之后,含苞待放,春意隐约可见了。然后笔锋一转,抒写出诗人度节的情怀和民间过节的习俗。古人视冬至为“亚岁”,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何况是诗人所处的唐代,冬至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朝廷要放假,民间要互赠饮食,穿新衣,举行祭祀等庆贺仪式。可是诗人如今却身在他乡,祭祖之事只好酹酒遥祭:“教儿且覆掌中杯。”思家之情溢于言表。此诗可谓是冬至诗的代表作啊。

你是本文的第1313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8-12-21
作 者: 林树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