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潮汕乡亲再睹家乡戏曲已是1983年,如大旱之见甘霖,阔别沪上廿余载的广东潮剧院一团终于三度来沪献演于中国大戏院。剧院“打前站”的管善裕、陈骅二位到舍下访我,然后一起赶到苏石风先生家商议相关事宜。我此时年近“知天命”,已不似年轻时帮助潮剧在沪演出时的“单干”,而懂得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欲扩大潮剧的影响,必需“群策群力”。当时商定,苏老负责戏剧界的联系,我则负责找新闻界的朋友做报导宣传。新时期之初,复苏的戏曲演出势头尚旺,加以潮人在市中心地区聚居的状况未变,上座不成问题,加强宣传的结果,是形成日后让人回味不已的“潮剧热”。当时我找了《新民晚报》文化生活版主任李中原 他的大女儿是潮人著名老字号饼家“源诚”老板的媳妇,很自然也就有一份热心 ,请他尽可能多发报导、评论和图片。我还提供老讯息:晚报潮籍老记者欧冠云早在1957年就采写过姚璇秋。后来李中原告诉我,欧冠云果然从已发黄变脆的晚报合订本上找到廿多年前附发有姚璇秋倩影的报导,还查阅到李中原为姚演出的《扫窗会》和范泽华演出的《芦林会》写的评论。欧冠云据此又采写了新报导。剧院演出的前半个月,新民晚报见报达9次之多。剧院为了表示感谢,院长吴华率姚璇秋等主要演职员数人至《新民晚报》道谢。当时中国大戏院距晚报圆明园路老社社址不远,走走就到了。晚报总编辑束纫秋在李中原陪同下接待了客人。李中原打电话告诉我说,老束知道了“见报9次”的情况,连说了两声“到此为止”。是啊,倘若其它地方剧种剧团来沪演出,也要求如此“高密度”报道,晚报可是穷于应付啊。这里还要提到,我曾陪《文汇报》文艺部副主任郑重看戏,他因忙报道稿写晚了,演出最后一天上午我接到他的电话,他说报道稿已打出小样,但他查了戏目广告,今晚已是最后一场,这样,此文就不要发了吧。我连忙说,剧团还要在上海逗留两天,大作还是照发如何 就这样,这篇险险乎发不成的题为《黄浦江畔“听潮”记》的颇有份量的报道,就在剧院全班人马离沪返汕的当日刊发于《文汇报》上。

    此次演出行将结束时,上海剧协召开了潮剧座谈会。

    还有一个插曲可一提。请先看下面一段引文:1983年4月,春暖花开时节。阔别上海二十余载的广东潮剧院隆重献演于中国大剧院。首场演出嘉宾如云,上海党政领导和众多文化艺术界人士欣然莅临,寓沪潮汕乡亲更是扶老携幼欢欢喜喜涌进剧场。演出即将开始的铃声响过,大幕徐徐拉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竟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与通常戏曲演出完全不同的景象:舞台正中端坐着整齐的乐队,大锣鼓、唢呐、洞箫、椰胡、二弦……一应打击乐器管弦乐器,琳琅满目。女报幕员站在台口先用普通话后用潮州话宣布。演出之前先为观众演奏潮州音乐。话音刚落,剧场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着指挥的鼓声击响,锣钹齐鸣,弦笛交奏,热烈奔放的潮州大锣鼓《春满渔港》、清新悠扬的弦乐合奏《狮子戏球》和《浪淘沙》……一曲曲潮州传统乐曲旋律,既令沪地观众耳目一新,更贴心肺地送入寓沪潮人饥渴的耳鼓、心田。 文集《潮人先辈在上海》:《潮州音乐在上海》

    原来前文提及管善裕、陈骅二位先期抵沪,晤谈时,我提议以潮州音乐演奏作为此次演出的开场“戏”的安排,被接受了。剧院接到准备曲目的电话,已是全班人马整装待发的前一天。终于,在鹰沪线上 当时汕头到上海需经由公路到漳州再转鹰沪线火车 ,一列火车车厢里,潮剧院乐队抓紧排练的锣鼓丝竹声,伴和着列车的轰鸣,一路奔驰到上海。乐队的辛劳得到丰厚的报偿:首场演出这段别出心裁的潮乐演奏引起良好反响。应沪地音乐界和观众的要求,潮剧院特地在离沪前安排了一次潮州音乐的专场演奏。

你是本文的第150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9-03-22
作 者: 周晓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