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涸溪塔边,有一写灯笼处,操写者人称“老黄伯”,他写的灯笼曾张挂在北京王府井“天羽茶斋”庭院,其灯笼照《小康》也曾刊登在国家级刊物上。
    日前,笔者专程上门采访。见到老黄伯时,他正在为一洪姓人家写灯笼。
    老黄伯,年纪76岁,名叫黄荣森,他写灯笼最少有30年历史,且是祖传第10代传人。他知我有意了解灯笼文化,于是顺此话题谈开。
    老黄伯开口读出一则谜语:“心火太旺,须用柴胡、铁骨、竹茹、固纸、防风,生地不可无,熟地无也可”(用一物),谜底:灯笼。此谜用中药名说出制灯笼的基本材料。这时,他的儿子恰好来店也进上几言,谈出灯笼取之于“竹”谐“德”,人不可无德。形之以“圆”,是象征团圆欢聚。字色写红,寄义于热烈喜庆。
    老伯制作、操写灯笼,他讲究材料必须上乘,才能经久耐用。糊上的纸必须是好丝纸,揩上的油必须是好桐油,着上的红色必须是上海出品的好银珠。他还讲究写的字,应是宋体的变形,矮扁字,须写繁体字,才能厚实有底蕴,远视能够清楚大方。他边说边从家里的柜子搜出一本祖传的字稿(谱),最少有100个姓氏字样和常用词。这是他昔年初学时的字模,现在一般免看了,可有时碰到少写的姓氏,关于笔划的分布也要查一查。曾有走村过里呵卖灯笼的商贩,他见到时,曾嫌其字迹笔划太瘦小。写灯笼脚,他还设计图案,以红黄蓝白黑五色素,代表五行象征和谐团结。
    潮州地区挂灯笼,百姓以此象征吉祥,或春节期间,或游神赛会都挂灯笼于厅堂前欢庆,或开业、新居落成,或结婚,喜得贵子也都挂灯道喜。因此,历史上灯笼工艺不可缺少。可姓氏灯笼也见过写错字眼的,黄老伯谈到,钟氏灯笼写的“颍川”,有人将“颍”写成“颖”,这就错了。写灯笼可写“××世家”,不可写“××旧家”。曾有一趣闻,潮州一胡姓人家要写一对姓氏灯笼,说是写“永定世家”,黄阿伯及时指出应是写“安定世家”,可对方不信偏嘱要写“永定世家”,结果写好以后,对方又上门认错,重嘱改写。
    功夫不误有心人,老黄伯几十年潜心写灯笼,弘扬潮州传统文化,作品及名声越传越远。远的有经旅游部门和陶瓷商介绍,灯笼“飞”到泰国和省内的韶关、佛山,也有饶平东界等地,近的有江东、枫溪、磷溪等地。他说,1998年春,彩塘东里村一下子在他这定制600多对灯笼,由于缺乏材料和助手,只能接200多对。近几年,潮州茶艺师傅上京推介凤凰茶,与他联系写上灯笼五、六对。年初,有一对写上“天羽茶斋”的灯笼已挂在王府井庭院,第二对将在近期完成。
    黄老伯,半生写灯笼,写出潮州文化的光彩,也写出自己生活的美好。如今,晚年的他,儿女已各有所为,他还是没有停笔,他也听儿女劝说,不要过分操劳,把写灯笼当成生活的一种乐趣,颐养天年。

潮汕习俗:写灯笼
     新春正月,逢年过节,以前潮州人家家户户挂灯笼,宗祠宫庙,官府衙门、商业铺户,更是张灯结彩,号称庆升平。潮语灯与丁同音,丁就是人丁,更有一番寓意。由于旧时灯笼在潮汕地区使用普遍,便有写灯笼这一行业。
   写灯笼者要粗通文墨,还要懂得各姓氏灯号。所谓灯号就是各姓氏创姓之初的封地地名,或是皇帝对其先人所封赠的官衔,或是对其德行美誉的褒扬。如林姓,可以写“西河旧家”,也可以写“九牧世家”。西河是比干的封地食邑,九牧世家则是莆田林氏一家九兄弟在唐朝时都成进士,都当了刺史,刺史汉朝称州牧。总之,宣扬宗族光荣史是灯笼的一项重要内容。
   灯笼的式样繁多,常见的有冬瓜形,葫芦形,还有柿饼形的,等等。灯笼除了写上各姓氏和其灯号外,还要写上“千子万孙”、“长命富贵”、“财丁兴旺”等吉祥语。潮俗认为,灯与丁同音,写灯笼者是给人家赠丁赠福,以此为职业,会对自己“折福”。

你是本文的第1336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 》2008-12-11
作 者: 卢锦标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