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记载,潮剧是以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是由宋、元南戏演化而来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上看,潮剧的演出主要在农村,由于农村没有固定的戏台,每年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或游神赛会期间,无论哪一个乡村,如要请潮剧进村演出,都要选择一处旷埕并提前3~5天以竹、杉木、木板、帆布等为材料搭建一个临时的戏台,潮人习惯称它为“戏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实践和潮剧艺术的发展,便自然衍生一些与“戏棚”有关的名词和术语,如棚前、棚后、棚顶、棚下、棚内、棚外、出棚、入棚;还有:演出开始称“戏上棚”:演出结束称“戏落棚”;压轴戏称“压棚戏”;台前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有些唱段由台后众人一齐帮声(帮唱 ,这种帮声称为“后棚”,如帮声及时、声音嘹亮柔美,观众便说这戏班“后棚”很好;“戏棚”周边称为“棚脚”;用方椅、椅条或床铺争占坐位称为“掌 守 棚脚”;后面观众为争占好坐位而群起向前拥挤致秩序大乱,乡民把这种不文明举动称为“挨棚脚”等等。这些名词和术语有戏班说出来的,也有在观众中流传而形成的,大多与其他戏曲剧种不同,体现其特有的潮汕地方色彩。此外,潮汕各地城乡还流传一些与“戏棚”有关且别有一番趣味的俗语。例如:

    “小生出棚骑(执 白扇,花旦出棚角目箭,乌衫出棚目汁滴”。三句话生动地刻划出小生、花旦、乌衫 青衣 三个角色出棚时的特点及其表演技巧,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小生、花旦本来就是俊男美女令人喜欢,加上他舞动白扇的楚楚美姿和她善于频送秋波的绰绰风韵,就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人见人爱了,而青衣泪汪汪的悲情戏也令人潸然泪下。短短的三句话,反映解放前潮剧的艺术造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深受潮汕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与“戏棚”有关的俗语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作为比喻语应用,如:“戏歇棚拆”、“上棚戏仔,落筐猪仔”、“好听过戏棚顶笑(唱 曲”、“好看过戏棚顶做戏”、“戏棚顶有的事世上就有”等等、不胜枚举。

你是本文的第852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07-27
作 者: 方礼豪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